2015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遗传的分子基础精品试题(含2014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5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遗传的分子基础精品试题(含2014试题)生物
1. (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2014级高三第一次联考)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因为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B. 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论证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 探究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实验用到模型建构的方法
D. 将S型菌的DNA和DNA酶混合加入含R型菌的培养基中,培养基中将产生S型菌
[解析] 1.遗传物质肯定能储存多种遗传信息,而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多样可能蕴含多种遗传信息;摩尔根运用的是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探究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实验用了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建构的方法;DNA酶能水解DNA,一起加入培养基中不会产生S型菌。
2. (南通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下图中m、n、l表示哺乳动物一条染色体上相邻的三个基因,a, b为基因间的间隔序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一个细胞中,m、n、l要么同时表达,要么同时关闭
? B. 若m中缺失一个碱基对,则n、l控制合成的肽链结构会发生变化
? C. a、b段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
? D. 不同人a、b段包含的信息可能不同,可作为身份识别的依据之一
[解析] 2.一个细胞中,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m、n、l可能同时表达,可能同时关闭,可能一个或两个表达;若m中缺失一个碱基对,会导致m基因结构的改变,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肽链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m中缺失一个碱基对,对n、l基因可能没影响,所以肽链结构不变;a, b为基因间的间隔序列,实质是DNA,所以a、b段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不同人的DNA序列不同,可作为身份识别的依据之一。
3. (南通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下图为科研人员将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分子切成片段导入R型菌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S型菌表面多糖类荚膜的形成受DNA(基因) 控制
? B. 实验室中过程②的实现可用Ca2+处理
? C. 过程⑥需要限制酶和DNA聚合酶催化
? D. 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质是游离DNA片段的转移和重组
[解析] 3.生物体内物质的合成都受到基因的控制;过程②是用某种物质处理细菌细胞后,使细菌处于感受态,可以用Ca2+处理;过程⑥是导入的DNA片段与R型菌的DNA重新组合,此时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质是导入的DNA片段与R型菌的DNA重新组合的过程。
4. (河北唐山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右图是蛋白质合成时tRNA分子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配对情形,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tRNA上结合氨基酸分子的部位为甲端
B. 图中戊处上下链中间的化学键表示氢键
C. 与此tRNA反密码子配对之密码子为UCG
D. 蛋白质的合成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进行的,核糖体沿着mRNA由丙到丁移动
[解析] 4.tRNA上结合氨基酸分子的部位为甲端;图中戊处为RNA上的碱基之间形成的氢键;tRNA反密码子为CGA,所以密码子为GCU;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合成蛋白质时,是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
5. (石家庄2014届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用32P、35S同时标记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 孟德尔设计的测交实验属于假说一演绎法的演绎内容
C. 采用差速离心法将大肠杆菌的各种细胞器分离开
D. 探究促进生根的最适NAA浓度需要做预实验,其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
[解析] 5.用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假说演绎推理,是指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测交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采用离心法分离大肠杆菌的核糖体;探究促进生根的最适NAA浓度需要做预实验,是为了减小实验范围。
6.(广州2014届高三下学期调研)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是DNA分子携带的遗传信息
B.mRNA上具有启动子和终止子
C.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
D.DNA指纹技术需要使用限制酶和利用电泳技术
[解析] 6.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mRNA上具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启动子和终止子在DNA上;毎一条链含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所以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DNA 指纹图谱法的基本操作:从生物样品中提取DNA(DNA 一般都有部分的降解),可运用PCR 技术扩增出高可变位点(如VNTR 系统,串联重复的小卫星DNA 等)或者完整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