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成本核算.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
一、标准成本制度的特点
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成本计算方法。
核心是按标准成本记录和反映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和结果。
特点:
1. 只计算产品的标准成本,不计算实际成本
2. 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发生的各种差异,分别设置各种差异账户进行归集,以便对成本进行日常控制和考核。
常见的差异账户:“材料数量差异”、“材料价格差异”、“人工效能差异”、“工资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能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用差异”、“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和“固定制造费用计划差异”等。
(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业务量(产量、作业量或销量)的变动而变动,如企业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等。)
(变动成本法也称直线成本法是变动成本计算的简称,是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变动成本法将一定时期发生的成本按其成本性态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其中变动成本又分为变动生产成本和变动非生产成本(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将变动非生产成本和固定成本全部作为期间成本。)
(变动成本法计算盈亏步骤:
销售收入
减:销货成本(已售产品负担的变动生产成本)
=生产边际贡献
减:变动非生产成本
=边际贡献
减:固定成本(包括生产的和非生产的)
=营业利润 )
3.可以与变动成本法相结合,达到成本管理和控制的目的。
二、标准成本的种类
1、理想标准成本:在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达到最优状态下的目标成本水平。
2、正常标准成本:以正常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水平为基础制定的目标成本。
3、现实标准成本:在正常标准成本基础上,加上实际情况,制定的目标成本。
三、标准成本的制定
通常有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和制造费用标准出成本。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数量标准X直接材料价格标准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工时标准X工资率标准
工资率标准=标准工资总额 / 标准总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工时标准X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工时标准X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 / 标准总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由于制造费用与产品数量存在依存关系(或成本习性)、随产量 /工时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制造费用。
四、标准成本差异的内容
标准成本差异发生的原因很多,不外乎是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按成本项目进一步划分可分为八大差异或九大差异: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可分为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两差异法:
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 = (计划产量标准工时 – 实际产量标准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 =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 – 预算固定制造费用
三差异法:
将上面的产量差异,分解为 能力差异 和效率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 = (计划产量标准工时 – 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 (实际产量实际工时 - 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计算结果为正,表示超支差异,是逆差;为负,表示节约,是顺差。
五、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差异是指直接材料实际成本与其标准成本的差异,
包括材料数量差异和材料价格差异两部分。计算公式如下:
材料数量差异=(实际用量-标准用量)X 标准价格
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X 实际用量
计算结果,如果是正数表示超支,即逆差,为不利差异;
如果为负数表示节约,即顺差,为有利差异。
六、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差异计算和分析
直接人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人工的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X 标准工资率
直接人工的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X 实际工时
计算结果为正,表示超支差异,是逆差;为负,表示节约,是顺差。
七、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差异包括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耗用差异。计算公式如下: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X 标准费用分配率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