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课程课件2水、电解质酸碱失衡ppt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一、? 体液组成及分布:;(二)体液分布:
细胞内 40% (女性35%)
占体重 组织间液 15% 60% 细胞外 20% 血 浆 5%
注:婴幼儿70% 老年及肥胖女性 50%
此外 第三间隙液(胸腔液、心包液、腹腔液、关节液、滑膜液、房水等)占体重1~2%;(二)电解质正常平衡:
正常成人:
血清Na+ 135~145mmol/L
每日需要量6~10g 血清K+ 3.5~5.5 mmol/L
每日需要量3~4 g
(三)正常体液的渗透压:290~310mmol/L(主要靠细胞内外阳离子维持);(四)体液平衡的调节:
主要由肾脏通过N和内分泌系统(体液):
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系统:
维持正常渗透压 (浓度失调)
肾素—醛固酮系统:
维持正常血容量
(容量失调);三、酸碱平衡及调节
体液保持一定的酸碱度(动脉血PH 7.35~7.45)才有利于细胞代谢和正常的生理活动。
人体在代谢过程中不断产酸和产碱,主要通过缓冲系统(如HCO3 /H2CO3)、肾和肺三个系统调节,不致使PH改变,如果超过代偿能力,就会出现酸碱平衡失调。;第二节水和钠的代谢紊乱;〖高渗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
(又称原发性缺水)缺水缺钠,细胞外高渗,血清钠150mmol/L
【病因】①摄入不足 — 缺水源 、禁食②丢水过多 — 高热、出汗、多尿肾衰、糖尿病、尿崩症(ADH分泌不足)等 ③高渗溶质摄入过多 — 输入高渗液、鼻饲;【病理生理】
① 缺水→口渴中枢→口渴饮水→渗透压↓② 抗利尿激素(ADH)↑,尿少重吸收↑③ 血容量少→醛固酮↑→容量↑④细胞外高渗,水从细胞内移出导致细胞内脱水,易致脑血管损伤(见图)。;【临床表现】根据脱水程度及表现分三度:轻度缺水:除口渴外,无其他症状, 丢失体重的2~4%
中度缺水:极度口渴,乏力???尿少、口舌干燥、皮肤弹性差、眼窝下陷,烦躁不安,丢失体重的4~6%
重度缺水:除上述外,有体温上升,燥狂、幻觉、谵妄或精神萎糜,甚至昏迷抽搐,丢失体重的6%;【诊断检查】1、尿少比重高 1.025以上。2、血液检查:血清钠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RBC、Hb、红细胞压积↑
【处理原则】 1、除因2、及时补液 补什么:水份,以补糖为主,适当补盐。 补多少:可按公式计算,也可用估计法总补液量=累积量1/2+继续损失量+生理量 怎么补:先糖后盐,先快后慢,见尿补钾,见重加钠。;〖低渗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又称继发性缺水) 缺水缺钠 血清钠135mmol/L
【病因】1、 摄钠不足(医源性问题)2、 钠丢失过多(消化液丢失、排钠性利尿剂、大面积烧伤)3、水份摄入过多(精神障碍、医源性);【病理生理】1、低渗→抗利尿激素(ADH)↓,尿重吸收↓,早期尿量↑,后期尿量减少,尿比重低。2、血容量减少,休克。 3、细胞外低渗→水流向细胞内→细胞内水肿(见图)。
;【临床表现】
1、轻度缺钠 血清钠在135mmol/L以下。病人感软弱、疲乏、头晕、手足麻木,口渴不明显。每公斤体重缺氯化钠0.5g。
2、中度缺钠 血清钠在130mmol/L以下。病人除上症外,有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血压不稳或下降,脉压变小,浅V萎陷,视力模糊,站立性晕倒。每公斤体重缺氯化钠0.5~0.75g。
3、重度缺钠 血清钠在120mmol/L以下。病人神志不清,肌痉挛性抽痛,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木僵,甚至昏迷,常发生休克。每公斤体重缺氯化钠0.75~1.25g。;【诊断检查】 1、 尿液检查:比重低于1.010以下,尿钠及尿氯 ↓ 2、 血液检查:血清钠135mmol/L,血浆渗透压290mmol/L , RBC、Hb、红细胞压积、血尿素氮均↑ ;【处理原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