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旅游文明》试讲教案.doc

发布:2017-05-20约2.18万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旅游文化》 主讲人:朱新辉 使用教材:喻学才《旅游文化》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 第七章:旅游客体与旅游文化 第二节 旅游景观 【教学目标】 1.掌握旅游景观的基本概念 2.掌握旅游景观的文化特征 3.掌握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重点】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旅游文化表现特征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人文景观的旅游文化特征中的“旅游者与创造者的交流”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师生互动法 【教学内容】 一、旅游景观与旅游文化 1.旅游景观的基本概念 从资源的属性上讲,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这两大类资 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综合表征,称之为旅游景观。 2.旅游景观的分类 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3.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结合方式 (1).以自然景观为主,人文景观为辅。如:云南石林、桂林山水 (2).以人文景观为主,自然景观为辅。如:西安兵马俑、长城 (3).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重。 如:江西龙虎山、杭州西湖 二、旅游景观的文化特征 (一)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的旅游文化是以大自然为载体的审美文化,亦可以称为物态审美文化,其旅游文化特征表现为: 1.是旅游主体审美不断升华的必然结果 人类早期,生产水平低下——能满足生存需求量多少为美;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事物不断进入人类的生活圈,人类产生了审美的意识;工业革命及二战以后,人类的舞台审美文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亲近和探索大自然,已成为现代人的追求和向往。 2.是通过自然美来体现的 形象美 雄 (宏伟高大,气势磅礴)→ 泰山 奇 (幻怪离奇,非同一般)→ 黄山 险 (形态陡峭,地势险峻)→ 华山 秀 (山水柔美,生机盎然)→ 桂林山水 幽 (清静幽深,含秀藏奇)→ 古寺 奥 (封闭迷离,曲折复杂)→ 云南石林 旷 (开阔明朗,一望无际)→ 草原、洞庭湖 色彩美 匡庐烟霞——庐山日出之美 青城天下绿——青城山绿色景观之美 声音美 溪流山涧、瀑落深潭 气味美 鸟语花香、森林中的清新空气 静态美与动态美 风平浪静、漂浮的云烟 人类对大自然的影响愈来愈大 愈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接近人类聚居的地区,人类对大自然的影响就愈大,人造自然体就愈多。如市郊的人工森林、大学校园绿化等。 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是人类长期实践和创造的结果,是人类历史文化的产物或现代文明的结晶,是旅游审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旅游文化特征表现为: 具有非常浓厚的民族文化内涵 如果说自然景观的文化特点表现在其“形”上,那么,人文景观的文化特点则突出表现在其神“上”,即当地人们的文化意识形态。例如,西方和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艺术造法不一样,西方园林注重物质形式,中国园林注重效仿自然,。 旅游者与创造者的交流 与自然景观不同,人文景观的旅游文化反映了人文景观的创造者与旅游者之间相互沟通和交流的关系。旅游者在欣赏人文景观的同时,如何去逐步领会创作者的真正意图和设计思想,才能将景观的魅力和价值发挥到最大。 具有可创造性 主要突出体现在一大批文物古迹的发掘和开发,传统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等。 【小结】 旅游景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旅游景观的旅游文化特征 【思考题】 如何理解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间的区分和内在联系? 【下一课内容提示】 《旅游饮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