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试讲教案模板.doc

发布:2017-05-15约6.66千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试讲教案模板 试讲教案 课题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教材分析 1、 教学内容 本节主要讲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共分二课时。这是第一课时,该节主要学习的内容是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以及斜率公式. 2、 教材所处地位及前后的联系 本节是高中解析几何内容的开始,也是解析几何的重要概念之一,该节是学生学习用坐标法研究图形,研究几何问题的初步知识,这些知识是初步渗透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研究方法,本课有着开启全章,为进一步学习圆锥曲线方程、导数等知识的基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 1 \* GB3 ①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 2 \* GB3 ②斜率公式 2、 能力目标 = 1 \* GB3 ①通过学习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有关的概念,培养学习的数学理解能力 = 2 \* GB3 ②通过对斜率公式的推导,增强学生运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 生数学思维的情趣,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强化学生参与意识与主体作用. 学情分析 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是学习主体,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的地位,教师须全面研究学生,理解学生。 = 1 \* GB3 ①认识结构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学习,学生对数学概念及思维方法的认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尤其表现在对知识的探究、联想、迁移能力上.在新课中,运用了生活中的实例,多媒体动画效果,引导学生思维的上路,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 = 2 \* GB3 ②情感结构 随着年龄的增大,阅历的丰富,高中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有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学生的探索活动中,主动通过设疑、质疑、提示等启发示手段,帮助他们分析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 教学难点 斜率概念的理解和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的建立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是教给学生动手算、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勤钻研的研究式学习方法,这样增加了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机会,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使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新得,练有所获,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兴兴趣.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flash,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创 设 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