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3年4月南昌市高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评分细则2013年4月南昌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评分细则.ppt

发布:2017-01-04约9.95千字共6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审题 显性要求: 1.内容必须紧扣主题,由滕王阁引发联想 2.运用第二人称 3.运用设问、排比两种修辞 4.不少于200字 隐性要求: 1.结尾段---收束全文 2.续完---与上文衔接 3.人文内涵 人文内涵 1.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 2.雄奇瑰丽的历史建筑 3.物华丰饶、人杰地灵 4.源远流长的精神文化 5.与作品相关的人文内涵: 积极进取、救治天下的责任感 坦荡超脱的胸怀、乐观、坚强的性格 固守本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意气风发,当仁不让 判卷要求 (1)以15分为基础,按要求逐条扣 分,扣完15分为止. (2)符合该题要求的答题,应尽量给高分,不要吝啬满分。 (3)拉开分差,不打保险分。 七、(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一话题一经网络传播,立刻引发网友的热议。毕竟,“中国式过马路”所带给人们的思考已经超过了这一现象本身。 对“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现象,你有什么看法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议论文。 注意:①作文不得脱离材料。②立意自定。③自拟题目。④不少于700字。⑤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关于审题 (一)切合题旨 1.针对“中国式过马路”的看法,而非针对“中国式”其他现象的看法。 2.针对“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现象发表看法,或持否定态度,或从规则制度的合理性角度表示理解他们,或辩证的看待这一现象,均属切合题旨。 持否定态度的,可写角度(或所持理由)有: 不应漠视规则、制度。 批评“从众”心理、盲目跟从、法不责众。 反映或折射出道德素养、基本素质尚需提高。 持理解态度的,可写角度(或所持理由)有: 规则本身应更科学合理,以人为本、合乎人性。 公共管理要更到位,执法人员要更尽职尽责、文明执法。 辩证看待: 中国式过马路遭人调侃,被人非议,既有行为失当、素养欠缺的一面,但也有为情势所迫,规则不合理的一面。 如持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成理,言之有据,也是可以的。 (二)偏离题旨(观点的阐述与事理的分析,游离甚至完全脱离“中国式过马路”的作文材料) 时间就是金钱 生命的价值 慎独 —少于30分 二、关于论证过程(结构完整) ? 现象:“中国式过马路”。 观点:否定、理解认同、辩证看待,取其一 。 ? 实质:分析材料,明确这种现象的本质。 三、关于高分 ? 优秀的作文要敢于给高分: ? 完全切合题旨 ? 论据恰当有力 ? 文章结构完整 ? 思路层次清晰 ? 语言流畅华美 ? 40—45分,甚至45分以上,乃至50分 四、关于论据与观点 1、文章开头由材料引出观点,然后就观点的中心词加以论证,除第一段联系材料亮观点外,文章三分之二多都不涉及材料,只在最后点一下材料,30分上下给分。 如《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开头否定“中国式过马路”的做法,指出“这是无视法规制度的表现”。 接下来就谈“坚守规则,能在失败中找到光明”(司马迁的例子);“坚守规则,能在混沌中头脑清醒”(华盛顿砍樱桃树的例子);“坚守规则,能在成功中更进一步”(乔布斯的例子)。 只在最后说只要坚守规则,“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才不会发生云云。 2、论点切合题旨,论据与观点吻合。但文中出现内容游离主旨的文段,则将此文字视作无效文字。 如谈到“对生命的漠视”可以,但继而写珍重生命,如何珍重生命,写完重又回到“中国式过马路”的,写“珍重生命”的文字视作无效文字。 如果无效文字超过文章的一半字数,30分以下给分。 如果无效文字未超过文章的一半,则剥除此无效文字后,按实际有效文字给分。 四、关于套作与宿构 ? 文章只字不提“中国式过马路”,全篇确立的观点与材料的联系极其单薄,甚至无关,视作套作文章、宿构文章。 ? ——少于15分给分。 ? 如:《坚守信念》、《中国式修身养性》 文章体裁 必须具备议论文的要素。不可文体杂糅。 六、关于文章等级: 一类文章:45分——50分(切合题旨,论据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清晰,语言有文采) 二类文章:40分——44分(切合题旨,论据准确,说理较充分,层次较清晰,语言较有文采) 三类文章:35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