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docx
20.3电磁铁电磁继电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20.3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2.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4年10月25日星期三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个神奇的现象——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让我们一起走进九年级物理的课堂,开启这段精彩的科学之旅吧!????
核心素养目标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要掌握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的基本原理,还要培养以下核心素养:首先,提升你们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操作,学会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增强你们的创新意识,激发你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最后,培养你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因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让我们一起在实践中成长,成为未来的科学探索者!??????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①
①理解电磁铁的产生原理,包括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以及磁场对铁芯的影响。
②掌握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如电流大小、线圈匝数、铁芯材料等。
2.教学难点,①
①分析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理解电磁铁如何控制电路的通断。
②理解电磁继电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如自动控制、远程控制等。
②将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如设计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创新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增强直观教学效果。
3.实验器材:准备电流表、开关、电池、铁芯、线圈等实验器材,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4.教室布置:布置教室环境,包括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电磁铁吗?比如,门铃、电磁起重机等,它们是如何工作的呢?”
-展示一些关于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这些设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简短介绍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引导他们思考这些设备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2.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电磁铁的定义,包括其产生磁场的基本原理。
-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展示电磁铁的组成部分,如线圈、铁芯等,并解释每个部分的作用。
-通过实际例子,如电磁起重机的工作原理,让学生理解电磁铁的实际应用。
###3.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案例进行分析,如自动门、电铃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看到这些设备在自动化控制中的关键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电磁铁或电磁继电器相关的主题进行讨论,如“电磁继电器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这些知识。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电磁铁或电磁继电器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并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寻找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的应用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