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焊后热处理工艺指导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焊后热处理工艺指导书
一、编制说明
为了xxxxxxx热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特编制本焊接热处理作业指导书,由于目前各装置工艺管道单体说明书为A版,如0版说明到位后,将对需要调整的热处理管线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主要技术要求
1.工艺过程:分非限速、限速、恒温、限速和自然冷却五个阶段
表1 热处理工艺参数表
壁厚 升温速度(℃/h) 恒温阶段 降温速度(℃/h) ≤00℃ 300~635℃ 保温温度℃ 保温时间 00℃ <00℃ < 自由升温 ≤0 635±15 1 h ≤100 自由冷却 ≥ 自由升温 ≤0 635±15 1.5 h ≤100 自由冷却
图1 热处理曲线图
2.加热范围:每测不应小于焊缝宽度的3倍,加热带以外的100mm部分应进行保温。
3.测温点设置:
1)工艺管道DN≥300mm应设两个, DN<300mm应设一个。
2)垂直管道,热电偶应沿管道外壁,且距焊缝中心30~50mm处的任意位置放置;水平管道,热电偶应沿管道外壁距管道水平中心线向上30o,且距焊缝中心30~50mm处放置。
4.硬度检查(见表2)
表2 热处理硬度检查要求
管道焊接接头 检查比例 合格要求 原料气、气田水、酸气、未稳定凝析油管道 100% 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硬度不宜大于母材硬度的120%(碳素钢)或者125%(合金钢) 以上管道除外的管道 DN≥50,10%;
DN<50,5%以上 三、需要热处理管线
根据设计文件要求,需要做热处理的管线(管线号)见附表。
四、其他要求
1.对同炉进行热处理的管道焊接接头,硬度检查至少不得少于一道。
2.硬度检查时,对需进行检查的焊接接头至少应检查一处,且每处应检查三点:焊缝、热影响区和母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