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西城二模试题及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MERGEFORMAT 11
在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一个氘核的核反应过程中亏损的质量为,则此核反应过程中
A.向外界释放的能量为
B.向外界释放的能量为
C.从外界吸收的能量为
D.从外界吸收的能量为
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忽略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当温度升高时
A.气体的内能不变
B.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C.气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D.外界一定对气体做功
关于红光和紫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光的频率大于紫光的频率
B.在同一种玻璃中红光的速度小于紫光的速度
C.用同一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红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紫光的干涉
条纹间距
D.当红光和紫光以相同入射角从玻璃射入空气时,若紫光刚好能发生
全反射,则红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
0.2
QUOTE 0.2
0
1
0.5
x/m
y/m
如图所示为一列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这列波的周期T=2.0s。则
A.这列波的波速v=2.0m/s
B.在t=0时,x=0.5m处的质点速度为零
C.经过2.0s,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0.8m
D.在t=0.4s时,x=0.5m处的质点的运动方向为y轴正方向
N
M
如图所示,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其近地点M和远地点N的高度分别为439km和2384km,“东方红一号”卫星
A.在M点的速度小于在N点的速度
B.在M点的加速度小于在N点的加速度
C.在M点受到的地球引力小于在N点受到的地球引力
D.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动能逐渐减小
A1
A2
u
A3
R
C
L
R
A4
如图所示,交流电流表A1、A2、A3分别与电阻R、电容器C和电感线圈L串联后接在同一个正弦式交流电源上。交流电流表A4与电阻R串联后接在理想变压器副线圈两端。如果保持供电电压的最大值不变,而增大供电电压的频率,电流表示数不变的是
A.电流表A1和A2
B.电流表A1和A4
C.电流表A3 和A2
D.电流表A3和A4
N
S
A
B
彭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演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容器的中心放一个圆柱形电极,沿容器边缘内壁放一个圆环形电极,把A和B分别与电源的两极相连,然后在容器内放入液体,将该容器放在磁场中,液体就会旋转起来。王同学回去后重复彭老师的实验步骤,但液体并没有旋转起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
A.将磁铁的磁极接反了
B.将直流电源的正负极接反了
C.使用的电源为50Hz的交流电源
D.使用的液体为饱和食盐溶液
如图所示,工厂利用皮带传输机把货物从地面运送到高出水平地面的C平台上,C平台离地面的高度一定。运输机的皮带以一定的速度v顺时针转动且不打滑。将货物轻轻地放在A处,货物随皮带到达平台。货物在皮带上相对滑动时,会留下一定长度的痕迹。已知所有货物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皮带的倾角θ、运行速度v和货物质量m都可以改变,始终满足。可以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
θ
C
v
A.当速度v一定时,角θ越大,运送时间越短
B.当倾角θ一定时,改变速度v,运送时间不变
C.当倾角θ和速度v一定时,货物质量m越大,
皮带上留下的痕迹越长
D.当倾角θ和速度v一定时,货物质量m越大,
皮带上摩擦产生的热越多
21.(18分)
(1)某同学将一个内阻Rg=1.00×103Ω,满偏电流Ig=200μA的电流表G改装成量程为0~3.0V的电压表。
①应选一个阻值R= 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的电阻
与电流表G 联(填“串”或“并”)。
图1
S
R
V
G
②该同学在改装完成后,继续对改装后的电压表进行校准,校准实验的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除了导线和开关外,还有下列实验器材供选择:
电压表V1(量程3V,内阻约3kΩ)
电压表V2(量程15 V,内阻约15kΩ)
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50 Ω)
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0 kΩ)
电源E1(电动势为1.5 V,内阻为0.2Ω )
电源E2(电动势为4 V,内阻约为0.04Ω )
实验中电压表应该选择 (选填“A”或者“B”);
b. 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该选择 (选填“C”或者“D”);
c. 实验中电源应该选择 (选填“E”或者“F”)。
(2)某同学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①如图2所示,用游标卡尺测摆球直径。摆球直径d= mm。
2
3
4
0
10
20
图2
0
10
20
0mm
1cm
2
3
4
2
3
1 cm
②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A. 取一根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