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县级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的若干思考.pdf

发布:2017-09-12约6.23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LL【UNDA0BAO 兽馁政府才 之行破 暑千 ●胡晓平 作为改革和法治建设的推动者,政府推进依法行政是构 合适的法律依据,从而导致对有些社会和公共事务的管理处 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而依法行政是 于不管则失职、欲管又无权、管了即侵权的尴尬境地。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体现,其中心实质是依法治 “官” 3.传统的管理模式与现代政府职能的定位存在不适应。 而非治 “民”,是依法治 “权”而非治 “事”。作为我国基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执法和管理 , 政权组织的县级政府,在依法行政上存在哪些问题,对策有 而不是搞形象工程和干预经济,作为基层政权的县级政府尤 哪些?对此 ,笔者谈几点认识。 其如此。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县级政府对市 一 、 当前县级政府依法行政存在的主要问题 场经济体制下的角色没有准确的定位和把握,越权侵权现象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民主法制进程的加快,各 时有发生。比如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少数县级领导干部 级政府切实转变职能,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促进了经济社会 往往抱着快速发展地方经济的 “良苦用心”,片面追求规模 的持续健康发展。但在法律对县级政府刚性约束越来越严和 效应,往往引导农民种什么,不准农民种什么。由于市场信 群众要求依法行政的呼声越来越高的双重压力下,实施行政 息与农民的产出之间存在时间差,因而以市场为导向便存在 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工作中经常陷入依法办事困难重重、 一 定程度的不可捉摸性 ,一旦判断失灵 ,便导致农民产得 违法行政屡屡被告的两难境地。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五个方 出、卖不掉的情况,这种侵犯农民经营自主权的行为一旦被 面的问题。 农民起诉,就必然要承担败诉的法律后果。 1.行政管理的效率性要求与依法行政的时效性规定存在 4.依法行政的要求与少数干部法律素质不高存在不适 不适应。行政效率是对国家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过程和结 应。现实生活中相当多的行政干部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管理 果的评价和度量,既是行政管理的起点和归宿,又贯穿于行 方式得心应手,而对依法行政则感到无所适从,他们对依法 政管理的各个层次、环节和程序之中。由于县级政府经常处 行政的认识基本上仍停留在将法律作为一种行政管理的手 于行政工作的一线和前沿,必然将行政效率置于优先位置, 段,尚未充分认识到依法行政不仅是要依法去管理社会,而 在行政管理中试图以最少的 “投入”获得最大的行政效果。 且管理者自身也应守法,特别对行政执法的程序以及行政处 而基于对行政权的行使和扩张有可能损害行政管理相对人利 理决定在下达前必须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 益的考虑,立法者又往往更侧重对行政相对人权利的保护 , 规正确的要求更是知之甚少,结果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往往事 从而赋予行政相对人较长的时间以寻求司法救济。这样,政 与愿违,欲速则不达。 府一方面要投入人力、物力、精力参加诉讼 ,另一方面对这 5.行政的 “越位”或 “缺位”与依法治国的要求存在不 些群众的工作 “搁浅”,不但影响工作进度,而且导致其他 适应。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可 群众攀比观望,增加工作难度。所以县级政府总感觉到在依 以发布决定和命令。这些规范性文件如果不与法律相抵触 , 法行政工作中约束羁绊太多,不越法律的 “雷池”就难以达 当然是无可非议的,但是现实社会中,却常常出现这样或那 到工作的目的。 样一些违法或违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