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跳绳教案 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docx
花样跳绳教案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选自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中关于花样跳绳的章节。内容包括:跳绳的基本技巧、花样跳绳的基本步伐、花样跳绳的组合动作以及跳绳的锻炼效果。这些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身体协调性、增强心肺功能,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跳绳技巧,对跳绳运动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高一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能够较快地学习和掌握花样跳绳的基本步伐和组合动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将已有的跳绳知识与新学的内容相结合,提高自身跳绳技能,为今后的体育锻炼打下坚实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健康生活、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养。通过学习花样跳绳,使学生能够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提升:1.增强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提高运动技能;2.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增强人际交往能力;3.激发创新思维,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动作创编;4.树立健康生活理念,养成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课本内容紧密相关,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跳绳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对跳绳运动有一定的了解和基础。他们在初中阶段通过体育课程学习了跳绳的基本步伐和简单组合,具备了一定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2.学生普遍对体育活动有较高的兴趣,尤其是新颖有趣的花样跳绳。他们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学习新技能的欲望,喜欢通过合作和竞争的方式参与运动。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偏向于实践操作和直观演示,更愿意在活动中学习和探索。
3.学生在花样跳绳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动作技巧的熟练度不足,对身体协调性要求较高的动作掌握困难;创新意识和动作创编能力有限,可能难以独立完成复杂的花样组合;在团队协作中,部分学生可能缺乏沟通和协调能力,影响整体表现。针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技能。
四、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跳绳、录音机、音乐CD、教学视频、体育场地。
2.课程平台:学校体育课程管理系统。
3.信息化资源:体育与健康教学PPT、花样跳绳动作演示视频、运动技能讲解音频。
4.教学手段:现场示范、分组练习、个别指导、小组竞赛、视频分析、反馈评价。
五、教学过程
首先,我会引导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已经学过的跳绳知识,然后引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花样跳绳。
1.导入新课(5分钟)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了跳绳的基本技巧和动作,相信大家对跳绳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花样跳绳,这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还能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进入花样跳绳的世界吧!
2.知识讲解与示范(10分钟)
首先,我会为大家讲解花样跳绳的基本步伐和技巧。请大家注意听讲,我会一边讲解一边示范。
(1)基本步伐:并步、交叉步、跑跳步等。
(2)技巧:手腕灵活转动,保持绳子顺畅;身体协调,步伐与绳子节奏一致。
3.分组练习(10分钟)
现在,我们将进行分组练习。每组成员相互协作,尝试掌握刚刚所讲的基本步伐和技巧。
(1)组内成员轮流跳绳,其他人观察并给予建议。
(2)每组挑选一位代表进行展示,其他组成员评价。
4.动作创编(15分钟)
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基本步伐和技巧,接下来让我们发挥创意,进行动作创编。
(1)每组讨论,创编一个具有特色的花样跳绳组合动作。
(2)每组展示创编的动作,其他组进行评价。
5.小组竞赛(15分钟)
为了检验大家的学习成果,我们将进行小组竞赛。每组依次进行表演,我会根据表现进行评分。
(1)评分标准:动作技巧、创新程度、团队协作。
(2)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团队奖。
6.总结与反馈(5分钟)
(1)学生自我总结。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7.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
为了巩固今天所学的内容,课后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作业:
(1)熟练掌握花样跳绳的基本步伐和技巧。
(2)与家人或朋友分享所学,尝试教他们花样跳绳。
(3)思考如何将花样跳绳融入日常锻炼,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六、拓展与延伸
1.拓展阅读材料:
-《体育与健康》教材中关于花样跳绳的章节。
-《跳绳运动技巧与训练》书籍,了解跳绳的进阶技巧和训练方法。
-《团体操与舞蹈》相关资料,探索跳绳与舞蹈结合的可能性。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研究不同地区和国家的跳绳文化,了解跳绳运动的历史发展和地域特色。
-观看国际跳绳比赛视频,学习专业选手的动作技巧和表现力。
-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