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育心理学第2章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ppt

发布:2025-04-06约4.37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2控制点指一个人对影响自己生活与命运的那些力量的看法。可分为两个类型:外部控制与内部控制。控制点及其类型高内控组的被试同时也具有高成就动机,即高争取成功和低回避失败并存的现象;而低内控组的被试同时也表现出低成就动机的特点,即较低的争取成功和较高的回避失败的动机。(谢晓非,2002)控制点对成就动机的影响三、控制点与学习2020特殊学习者及其分类012021具有各种障碍的学生及其教育022022智力超常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教育03第四节特殊学习者及其教育第四节特殊学习者及其教育特殊学习者及其分类特殊学习者指对教育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包括智力落后学生、智力超常学生、学习障碍学生、言语或语言障碍学生、情绪与行为障碍学生、肢体伤残学生、视听障碍学生等。(一)智力落后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教育1.智力落后儿童的级别划分(1)一级智力残疾(极重度)。IQ值在20或25以下(2)二级智力残疾(重度)。IQ值在20一35或25一40之间。(3)三级智力残疾(中度)。IQ值在35一50或40一55之间。(4)四级智力残疾(轻度)。IQ值在50一70或55—75之间。二、具有各种障碍的学生及其教育2、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目标养成生活的自理能力。增强团体生活的能力。准备将来的职业主活。3、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原则柯克曾列举了如下主要原则:(1)提供成功的学习经验,设法不让儿童再遭受失败。(2)及时反馈,让儿童立即获知其工作或学习的结果。(3)及时做出正强化,以激励其正确的学习行为。(4)把握好能使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学习难度。(5)将教材作系统的组织与提示。(6)学习进度上运用小步子渐进原则。(7)注重学以致用,尽量运用学习的正迁移作用。(8)练习要充分,使用过度学习很有必要。(9)将学习的时间作适当的分配,避免集中学习。(10)避免同时学习过多的概念,防止概念的混淆。(11)经常将学过的东西进行整理,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12)尽量采用个别化教学法。

JPKCJPKCJPKCJPKC第二章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教育心理学了解个别差异的含义及其教学意义;01结合自己和其他学生的案例,说明个别差异形成的原因;02说明学生智力个别差异的含义及适应这种差异的几种教学组织形式的利弊;03说明与学习有关的几种认识风格的特征,并就如何根据学生认知风格进行教学提出建议;04说明适应学生智力个别差异的几种教学方式的特点,并对之作出简略的评价;05分析焦虑、控制点对学习的影响。06【学习目标】第一节差异心理及其在教育上的意义010203差异心理与个别差异个别差异产生的原因研究个别差异的意义第一节差异心理及其在教育上的意义差异心理与个别差异差异心理包括心理方面的群体差异与个别差异。前者包括文化差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等,后者指个人与个人间的差异。心理上的个别差异指个体心理的差别性,指个人之间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上的差异。包括认知方面的个别差异与人格方面的个别差异。0102030405遗传因素的影响体质状况的影响社会、家庭环境与学校教育的影响个人心理生活各方面的联系与制约人格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二、个别差异产生的原因(五)人格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基因与环境的关系反应的交互作用唤起的交互作用超前的交互作用个别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心理依据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任何教育影响的效果都以落在什么样的“心理基地”上为转移。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其它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地组织和进行教学、教育工作。三、研究个别差异的意义第二节认知差异与学习一、智力理论的新发展(一)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自我反省智力社交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言语智力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二)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智力是使个体产生适应环境的行为的心理能力,产生这种适应行为的心理机制是信息加工活动中的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习得成分的协同作用。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习得成分智力的结构差异智力的水平差异智力的个别差异二、智力的个别差异与教育智商与受教育水平的关系智商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智力与教学方法在影响学业成绩上的交互作用(二)智力的个别差异与学习改革教学组织形式,适应学生的智力差异。教学组织方面的改革包括分校、分班、班内分组及跳、留级等。改革教学方式,适应学生智力差异。教学方式有多种多样,其中掌握学习、个别指导及个人化教学系统就是众多适应学生智力差异的教学方式中较有代表性的教学方式。根据智力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三、认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