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消毒隔离技术规范培训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① 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 ② 解开袖带,塞入袖袢内,充分暴露双手,进行手消毒。。 ③ 解开颈后带子。 ④ 右手伸入左手腕部袖内,拉下袖子过手。 ⑤ 用遮盖着的左手握住右手隔离衣袖子的外面,拉下右侧袖子。 ⑥ 双手转换逐渐从袖管中退出,脱下隔离衣。。 ⑦ 左手握住领子,右手将隔离衣两边对齐,污染面向外悬挂污染区;如果悬持污染区外,则污染面向里。 ⑧ 不再使用时,将脱下的隔离衣,污染面向内,卷成包裹状,丢到医疗废物容器内或放入回收袋中。。 (2)脱隔离衣方法: 1.6 防护服: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抗静电、过滤效率和无皮肤刺激性、穿脱方便,结合部严密、袖口、脚踝口应为弹性收口。 使用时机:◆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 ◆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 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 (1)穿防护服方法:联体或分体防护服,应尊循先穿下衣,再穿上衣,然后戴好帽子,最后拉上拉锁的顺序。 (2)脱分体防护服方法:如右图 ① 应先将拉链拉开。 ② 向上提拉帽子,使帽子脱离头部。 ③ 脱袖子、上衣、将污染面向里放入医疗废物袋。 ④ 脱下衣,由上向下边脱边卷,污染面向里,脱下后置于医疗废物袋。 (3)脱联体防护服方法: ① 先将拉链拉到底。 ② 向上提拉帽子,使帽子脱离头部。 ③ 脱袖子。 ④ 由上向下边脱边卷。 ⑤ 污染面向里直至全部脱下放入医疗废物袋内。 1.7 鞋套:具防水性能、为一次性使用。 使用时机: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时及从缓冲间进入负压病房时应穿鞋套。 1.8 防水围裙:分重复性使用类和一次性使用类。 使用时机: ◆可能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其他污染物喷溅时 ◆进行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时。 1.9 帽子:分布制帽子和一次性帽子。现在基本上都是后者。 使用时机:进入污染区前、进入洁净环境前、进行无菌操作时; 2、穿防护用品的注意事项 (1)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6~8h,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2)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 (3)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防护服可连续应用。 (4)接触疑似患者,防护服应在每个患者之间进行更换。 (5)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6)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应进行面部密合性试验。 (四)、隔离的原则 1、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各种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或其他途径传播)和本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2、一种疾病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基础上,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 3、隔离病室应有相应隔离标识,并限制人员的出入。接触隔离采用蓝色标识、空气隔离采用黄色标识、微粒(飞沫)隔离采用粉红色标识。 4、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间,或受条件限制将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安置于一室。 5、需要隔离的多重耐药菌(如MRSA、VRE、MDR-AB、MDR-PA等)感染者尽量放置在单间,或同种耐药菌感染者安置于一室,实在没条件时与其他免疫状态均较好的患者安置于一室。 四、清洁、消毒和隔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医院行政管理层和医务人员对医院清洁、消毒和隔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部分医院无医院感染管理科,或无院感管理专职人员,多采用兼职方式,但监督不到位,院感专业知识不足,参加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学习少; 3、对高危、中危和低危用品的清洁、消毒、灭菌要求分得不甚清楚。如高危器械用低效消毒,或未达灭菌要求;无菌包过期还在用;无菌器械用75%酒清等中效消毒液浸泡;消毒液浓度不达标,无监测记录; 4、各种隔离工作实际并未按要求去做,只是停留在纸上的制度里。对有潜在感染性的医疗废物未做到分类收集与存放,甚至与生活垃圾混放; 5、对消毒管理缺乏制度或制度落实不到位;对消毒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不能及时掌握和应用;医务人员为节省成本减少消毒剂的使用等等; 参考文献 1、GB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2、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3、WST311-2009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4、WST368-2012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5、GB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6、GB50333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谢谢! 医疗机构消毒隔离技术规范 内容提要 一、清洁、消毒的概念及方法 二、医院清洁、消毒的应用 (一)、各类环境空气和物体表面清洁消毒、 (二)、皮肤与粘膜的消毒、 (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