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专软基处理CFG桩质量控制教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PAGE 10页共 NUMPAGES 10页
客运专线软基处理CFG桩质量控制
中铁十七局宁安铁路工程NASZ-3标
江宁南站站场路基地基处理CFG桩QC小组
发布人:侯文斌
2010年11月
一、概况:
在新建时速250公里南京至安庆NASZ-3标城际铁路设计中,江宁南站(DK24+617.07~DK26+100)站场路基所经地区地岗地及坳谷,地形波状起伏。岗地主要辟为村庄、旱地,岗地间坳谷主要辟为水田、水塘。
地层代号及土石等级:
(1)-1:粉质粘土,灰褐色,软塑;
(1):粉质粘土,灰黄色,硬塑;
(2):粉质粘土,黄褐色,硬塑,具弱膨胀性;
(3)-1:凝灰岩,褐黄色,全分化;
(3)-2:凝灰岩,黄褐色,强分化;
为满足新建时速250公里城际铁路路基的技术要求,须对深厚层软土地基进行处理。 经过比选在我国首次采用桩(CFG桩)—网(土工格栅及褥垫层)结构加固铁路软土地基工程。CFG桩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简称(即cement fIying-ash gravel pile)。它是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或砂加水拌和形成的高粘结强度桩,与桩顶上铺设的土工格栅和褥垫层形成“桩——网”结构,让上部荷载均匀地传递到持力层,并且桩间土参与工作,提高地基承载力,以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有效控制工后沉降。
二、小组人员情况:
小组概况及成员概况表
小组名称中铁十七局宁安铁路NASZ-3标江宁南站站场路基地基处理QC小组小组类型攻关型成立时间2004年10月01日小组登记时间注册号小组人数8课题名称客运专线软基处理CFG桩质量控制课题注册号课题登记日期课题活动时间2010.10.01~2010.11.20成员情况序号小组职务姓名性别年龄职称小组工作 学历1组长杨从政男48工程师项目组织本科2技术
主管侯文斌男25工程师组织、方案编写、实施本科3组员韩继永男24助工技术指导本科4组员李光男26助工落实本科5组员郭艳飞男23助工落实、检查大专6组员王思荣男48工程师材料筹备大专7组员赵兵男54工程师落实大专8组员王珂男23工程师试验检测大专活动次数6次接受TQC教育时间(平均)75小时/人三、选题理由:
理由一:招投标时甲方提出要求在软土地基上进行CFG桩工艺试验提高成桩质量;
理由二:据调查振动沉管CFG桩在客运专线运用中发现成桩质量较差,Ⅲ类桩的比例在30~33%;
理由三:CFG桩采用长螺旋钻孔泵压混凝土成桩在我国铁路工程中采用“桩—网”结构加固软土地基,“桩—网”相对复合地基加固软土地基对桩身承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下桩网结构图。
四、现状调查:
按设计要求于2010年 9月 20、21日在DK17+670处进行振动沉管法CFG桩连续施打试桩,28天养护后进行小应变检测,根据检测结果2010年10月19日QC全体成员进行了讨论,得出了产生Ⅲ类桩各缺陷的排列图如下:
根据排列图可以看出:浅层断桩和缩径为我们需要解决的主要质量问题。
五、目标确定及可行性分析:
(一)、目标确定:
通过现有长螺旋钻孔成桩CFG桩施工机具、施工工艺的调查分析,并参考有关技术文献,我们设定目标:“长螺旋钻孔成桩CFG桩成桩质量:Ⅲ类桩比例控制在25%以内,消灭Ⅳ类桩”。
(二)、目标可行性分析:
1、局、公司科研处全力投入,技术部门大力支持;
2、QC小组成员有多年的施工经验,技术力量较强;技术信息、资源方面优势明显;
3、宁安铁路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铁道部第四勘察设计院、北京瑞特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宁安铁路监理站对该课题的大力支持;
4、施工队伍有多年从事振动沉管CFG桩的施工经验。
经过分析,小组成员认为能够实现制定目标。
六、原因分析及要因确定:
(一)分析原因:
针对主要问题,用鱼刺图找出了7条末梢原因:
人
料
机
桩机存在缺陷
工人操作不规范
环
浅层断桩和缩径
法
质量意识不强
桩机转动半径大
混合料坍落度大
混合料未考
虑掺入添加剂
提管速度过快
(二)要因确定:
序号末端原因确认方法分析验证负责人结果1工人操作不规范现场验证施工人员未严格按作业指导书施工。侯文斌
郭艳飞要因2质量意识不强分析研究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差,技术水平不稳定,易产生质量问题。李 光
韩继永非要因3桩机存在缺陷现场验证桩机自身操作系统存在缺陷,如提低提速还高于设计要求(1.0米/分)。郭艳飞非要因4桩机转动半径大现场验证桩机移位时转动半径过大,桩机自身重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