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光学第4章 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ppt

发布:2017-12-07约4.9千字共6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作业: 4.10 一双凸透镜两球面的曲率半径均为100cm,一高为2cm的物体在光轴上距透镜20cm,透镜材料折射率为n0=1.5,物方为空气,n=1,像方为水,n’=1.33,求: (1)透镜的焦距; (2)物体经透镜所成的像(位置及大小); (3)作光路图。 随堂测验: 习题课(处理作业题) 例: f1‘=0.2cm,f2’=1.5cm,l=18cm 作业: 4.6 4.5 望远镜的放大本领(Amplifying power of telescope) 对望远镜像空间的观察 对物空间的观察 原理:把远处的物体移近,增大视角,以利于观察。 望远镜: 物镜 目镜 反射镜(反射式望远镜) 透 镜(折射式望远镜) 会聚透镜(开普勒望远镜) 发散透镜(伽利略望远镜) 1.开普勒望远镜(Kepler telescope) 两个会聚薄透镜所构成的天文望远镜,物镜像方焦点F1’ 结构: 和目镜的物方焦点F2重合。 光路: 远物Q经物镜会聚于Q’,再经目镜后成像Q”位于无限远处。 不用望远镜, 物镜的焦距f1’越长,目镜的焦距f2’越短, 结论 则望远镜的放大本领就越大,M为负值,故形 成的是倒立的像。 望远镜的放大本领: 2.伽俐略望远镜(Galileo telescope) 发散透镜作目镜,会聚透镜作物镜,物镜的像方 结构 焦点和目镜的物方焦点重合。 U? 远物Q射来的平行光束,经物镜会聚后,原来应成 实像于Q’, 这对于目镜来说应作虚物,最后成正立像 P”Q”于无穷远处。 光路 U? M 不用与用望远镜时的视角分别为 故 U? 结论 伽里略望远镜物镜的像方焦距为正,目镜 的像方焦距为负,放大本领为正值,故形成正 立的像。 开普勒望远镜(或伽利略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 所组成的复合光具组的光学间隔等于零,这样的 光具组叫做望远光具组。 特点: 平行光束入射时,出射的仍是平行光束,但方向改变。 整个光具组的焦点和主平面都在无限远处。 开普勒望远镜 伽利略望远镜 视场较大 视场较小 能在目镜的像方 焦平面上放置叉 丝或刻度尺 不能 镜筒较长 镜筒较短 3.反射式望远镜 结构 大型天文望远镜的物镜是 消色差,校正球差。 用孔径大的反射镜制成的。 特点 类型和光路图 牛顿式: AB(抛物面)CD(平面)目镜 格雷戈里式: AB(抛物面)CD(椭球面)目镜 卡斯格伦式: AB(抛物面)CD(双曲面)目镜 施密特物镜: CD(校正镜)AB(凹球面) 哈勃: 主镜(双曲面)副镜(双曲面) 4.激光扩束器 倒装望远镜 4.6 光阑光瞳(diaphragm pupil) 1.光阑的概念 光学元件的边缘,或者一个具有一定形状 的开孔的屏,称为光阑。 透镜的边缘其实就是光阑。 有效光阑的寻求 实际起着限制光束作用的是透镜L2的边缘。 2.有效光阑 和光瞳 已知:透镜L1、L2, 物点P 求:情况(a) L2为有效光阑。 口径为D,间距为d, 已知:透镜L1、L2, 物点P 口径为D,间距为d, 求:情况(b) 实际起着限制光束作用的是透镜L1的边缘。 L1为有效光阑。 所以,有效光阑是限制入射光束最 起作用的光阑,它和物点位置有关 有效光阑的寻求 孔径光阑 设B为有效光阑。 则它被自己前面部分的光具组(图中为L1)所成的像B’为入射光瞳;它被自己后面部分的光具组(图中为L2)所成的像B”为出射光瞳。B’和 B”对整个光具组是共轭的。 光瞳? B’ 3.有效光阑和光瞳的计算 求:对发光点P的有效光阑。 实例1 P处在物方焦点F处。 已知:透镜L、光阑AB构成的光具组,   , 解:先讨论怎样决定边缘 设想A点经透镜L所形成的 的延长线上,所以由光阑AB通过透镜L所成像A’B’ 的位置,便可确定FM和FN的夹角,因此通过整个 光线FM与FN之间的夹角u 像为A’,显然A’是在FM 光具组的光束顶角u,等于光阑像A’B’对发光点P所 张的顶角。 uL为透镜边缘对同一发光点P所张的顶角。 因为通过整个光具组的光束的顶角u等于光阑像 则AB是限制入射光束最起作用的光阑。 A’B’对发光点P所张的顶角。由于 ,故 所以AB为光具组对于F点的有效光阑。 A’B’为入射光瞳,AB为出射光瞳。 实例2 若P点在焦距以内,因为通过光阑AB的光 束的顶角u仍小于透镜边缘对P点的张角,即 故AB仍为有效光阑 A B F P A’ B’ M N u uL 有效光阑的确定:(共5条) 结论 (1)先求出每一光阑由其前面光具组所成的像; (2)找出所有这些像和第一个透镜边缘对指定的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