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刑事诉讼法学-第四次课-辅导教师:余七子.ppt

发布:2019-07-12约1.14万字共6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刑事诉讼法学 第5次课 辅导教师:余七子 内容: 1、强制措施 2、附带民事诉讼 3、期间送达诉讼文书 4、刑事诉讼中止、延期审理和终止 第十三章 强制措施 教学重点: (一)掌握强制措施的概念、意义、性质和特征。 (二)掌握拘传的概念、适用对象、适用条件、程序以及的期限。 (三)重点掌握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概念、适用对象、适用条件、程序、期限、解除和变更;被取保候审人和被监视居住人应该遵守的义务;保证人的条件和应该遵守的义务。 (四)重点掌握刑事拘留的概念、特征、条件、程序和期限。 (五)重点掌握逮捕的概念和意义,逮捕的条件,批准或决定和执行逮捕的权限;掌握审查批准逮捕和执行逮捕的程序;逮捕的期限。 (六)掌握强制措施的撤销、变更和监督。 第十三章 强制措施 一、概述 1、强制措施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 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是指公安司法机关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进行限制或者剥夺的各种强制性方法。 (2)特点: A、有权适用的主体是公安司法机关。 B、适用对象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C、内容是限制或者剥夺人身自由。 D、性质是预防性措施,不是惩戒性措施。 E、是一种临时性措施。 2、强制措施同刑罚、行政处罚的区别 (1)同刑罚的区别: (2)同行政处罚的区别: A、性质不同 B、对象不同 C、法律依据不同 D、适用的机关不同 E、稳定性不同 (1)强制措施同刑罚的区别: 3、强制措施的体系 (1)在外国,将其分三类:限制人身自由的、对物的强制处分、对稳私权的干预。 (2)我国,仅对人身自由的限制。 (3)体系: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 (4)两个相关问题: A、公民的扭送:本质上不属于强制措施。 《刑事诉讼法》第63条的规定。 B、收容审查 4、强制措施的适用原则和应当考虑的因素 (1)原则: A、合法性原则 B、必要性原则 C、相当性原则(比例性原则) D、变更性原则 (2)应当考虑的因素: A、社会危害性越大,必要性就越大,强度就越高。 B、是否有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或者进行妨害诉讼的行为的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 C、对案件的事实情况和对案件证据的掌握情况。 D、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个人情况。 5、强制措施的意义 A、可以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 B、可以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进行妨害迅速查明案情的活动。 C、可以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继续进行犯罪活动。 D、可以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杀以及发生其他意外事件。 E、可以震慑犯罪分子,鼓励群众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 二、拘传 1、拘传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1)概念: 拘传是公安司法机关对于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 (2)特点: A、对象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B、目的是强制就讯,不是强制待侦、待诉、待审。 (3)拘传同传唤的区别 A、强制力不同 B、适用对象不同 C、拘传一般在传唤后采用。 (4)意义 A、可以依强制方法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时到案,接受讯问,参加诉讼活动。 B、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 (5)拘传同人民警察法规定的留置的区别 A、性质不同 B、有权适用的机关不同 C、对象不同 D、时间不同 E、期限不同 2、拘传的程序 A、经办人申请,负责人批准。 B、应当在被拘传人所在的市县内进行。 C、拘传时,应当出示《拘传证》。 D、到案后,责令其在《拘传证》上填写到案时间。 E、讯问后,符合其他强制措施的,应当依法采取其他措施。 F、一次拘传的时间不超过12小时。 三、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 (一)取保候审 1、概念: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公安司法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或者妨害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 2、种类 A、保证人保证方式 B、保证金保证方式 3、适用对象 一般情况下适用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特殊情况: A、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的,可以取保候审。 B、应当逮捕,但正在怀孕、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的婴儿的妇女,可以取保候审。 C、对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的,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取保候审。 D、提请批准逮捕后,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需要复议、复核的,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取保候审。 E、移送起诉后,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需要复议复核的,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取保候审。 F、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侦查期限内、审查起诉期限内、一审和二审期限内办结,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G、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