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中试题-高中历史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docx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5年高中试题-高中历史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第I卷
一.参考题库(共80题)
1.下图是近代一幅名为《望风而起》的漫画,它反映了()
A、维新变法得到全国支持
B、武昌起义后各地积极响应
C、新文化运动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井冈山根据地的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
2.如同在自然科学领域有“物体运动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发现人类社会也有“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的思想集中体现为()
A、三权分立说
B、社会契约论
C、天赋人权
D、法律平等
3.□□□□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让自然界自然地发展。……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文中□□□□最确切的内容应当是()
A、智者运动
B、宗教改革
C、文艺复兴
D、启蒙运动
4.《九国公约》规定“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暨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二)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在当时看来,“发展并维持的政府”是()
A、南京临时政府
B、北洋军阀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
D、“伪满洲国”政府
5.直至19世纪初,德国人还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德国只有“思想的天空”。德国拥有“思想的天空”表现在①马克思主义②薄迦丘写出《十日谈》③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④康德创立“批判哲学”()
A、②③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6.看到“1921”、“上海”、“嘉兴南湖”这些关键词,你能联想到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国民革命运动
C、抗日战争
D、中国共产党成立
7.材料一:以海外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内地无足轻重之物,载之番境皆为珍品。是以沿海居民操作小巧技艺及女工针绣,皆于洋船行销,岁收入番岛银洋货物百十万入我中土……
——《中国古代经济史纲》
材料二: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
材料三: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根据上述材料概述对外贸易的有益之处。
8.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导火线是()
A、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B、罗马教皇向教民出售赎罪券
C、天主教会征收十一税
D、天主教会出卖教会职位
9.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明)神宗时,吕坤在奏疏中说:“洮兰之间小民,织造贩货以糊口,……弃业桑农者数百万人,提花染色,日夜无休。”……杭州人张瀚的祖先,成化末年有织机一张,从事纺织,所织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家业大饶”,成为雇佣“机工”的“机户”了。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它与材料三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10.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A、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B、西方先进的思想、技术传入我国
C、中国开始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D、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遭到严重冲击
11.顾炎武的某些思想,被后人归纳为一句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名言,即()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2.近代中国的革命武装斗争实质上是()领导的农民战争
A、农民阶级
B、地主阶级
C、工人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