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毕业实习》课程教学大纲.docx

发布:2022-04-26约1.25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毕业实习 Graduation Practice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 课程学分:4学分 课程总学时:4周 课程性质:必修 开课学期:第8学期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教材:无 开课单位:地理与遥感学院地理与资源环境系 二、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任务 本教学环节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重要的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本实习过程,使学生了解和体会本专业课堂教学所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基本过程。通过实习活动,掌握本专业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熟悉工作中的基本方法,了解当前的专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本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在学校教师的统一指导下,或在实习基地相关教师的指导下,或在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具有高级专业职称的技术人员指导下完成。通过观摩学习,现场指导,参与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或虚拟工作,以达到能够系统地了解某一领域内的工作方法、工作规范、工作流程等系列问题,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与本专业相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进行作息考勤,实习结束前撰写生产实习小结、生产实习总结报告,学校或实习单位给出综合评价意见。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实习内容可以由校内指导教师指定,也可以由实习基地相关教师指定,也可以由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具有高级专业职称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单位的工作情况指定。实习的具体内容需要具备某一领域的代表性、实用性、系统性、综合性、先进性、设计性或创新性等问题。要求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能积极思考,善于总结,及时沟通,合理创新,在师生互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提高专业认知水平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的目的。 总学时为4周,具体时间安排可由指导教师根据实习的性质、任务及实习的具体要求来制定。总体上应满足实习内容饱满,前后工作基本均衡,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要明确等要求,避免因实习时间上的“前松后紧”而导致过程中的盲目、草率或敷衍等现象。 四、课程考核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平时的出勤情况、生产实习报告,生产实习小结及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综合评定成绩。 按照学校要求,实习期间缺勤三分之一时,则取消考核资格,不取得该课程学分。出勤情况占总成绩的30%。 生产实习表现包括:精神面貌、进取精神、动手与思考能力、沟通愿望与沟通能力、工作完成效率与工作质量等。生产实习表现占30%。 生产实习报告是生产实习过程的技术总结,包括生产实习的目的、性质、任务、技术环节、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的专业思考等内容。生产实习报告占30%。 生产实习小结是实习过程的思想总结,包括思想认识、专业认识等方面的收获、提高和存在的不足或今后努力的方向等。生产实习小结占10%。 生产实习的最终成绩以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59分)五级分制评定。 五、参考书目 生产实习所涉及的方向、任务、性质不同,教科书和参考资料由指导老师指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