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2015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2015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5分)
1.(1分)化学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将废旧电池填埋,避免重金属污染
B. 将地沟油回收加工为生物柴油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C. 使用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D. 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有利于节约能源
考点: 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白色污染与防治.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A、根据废旧电池的处理解答;
B、根据地沟油的处理解答;
C、根据白色污染的危害解答;
D、根据节约能源的措施解答.
解答: 解:A、将废旧电池填埋,会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错误;
B、将地沟油回收加工为生物柴油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节约能源,正确;
C、使用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正确;
D、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有利于节约能源,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1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矿泉水 B.甘蔗汁 C.鸡汤面 D. 冰水
考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 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
解答: 解:A、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
B、甘蔗汁中含有糖类、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
C、鸡蛋汤中含有蛋白质、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
D、冰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3.(1分)下列过程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测铅笔芯的导电性
B. 点燃蜡烛,用冷碟子收集碳炭黑
C. 用小苏打水、柠檬酸等制汽水
D. 用玫瑰花浸出液测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性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验证6B铅笔芯的导电性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用燃着的蜡烛和冷碟子自制炭黑,是利用蜡烛不完全燃烧造成的,属于化学变化.
C、用小苏打水、柠檬酸等制汽水的过程中,小苏打能和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玫瑰花浸出液在酸碱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可以用作酸碱指示剂,能用来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性,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4.(1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是()
A. 过滤 B. 稀释浓硫酸
C. 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分离碘酒中的碘
考点: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A、根据过滤时:要“一贴”、“二低”、“三靠”解答;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解答;
D、根据分离物质的方法分析;
解答: 解:
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用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图中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样化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过滤是一种把不溶性的物质与液体相分离的一种方法,由于碘溶解在酒精中,故不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将碘除去,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答案: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1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固体能做溶质
B.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C. 用洗涤剂洗油污原理是乳化
D.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澄清的液体
考点: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根据溶质分析;
B、根据饱和溶液和浓溶液的定义分析;
C、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