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docx

发布:2024-07-11约1.52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哈达宏

课时目标

1.正确朗读古诗,读出诗歌韵味,理解诗歌的意思。

2.在品词析句中感受格式的艺术魅力。

3.感受诗人内心的喜悦,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对话诗人,解诗题

1.出示杜甫像,认识诗人。

2.说一说,关于杜甫你了解多少?

3.齐读诗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二、初读感知,觅诗心

1.初读感知,课件出示: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师引导:当杜甫听到唐军收复失地,激动无比,挥泪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律诗。请同学们读读这首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诗歌的韵味,看看从诗中你能体会到怎样的情感?

(2)指名学生读古诗,相机正音。

2.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课件出示:

蓟北涕泪衣裳襄阳

3.学生交流从诗中体会到的情感。

4.交流“安史之乱”的相关信息。

三、细读品味,悟诗意

1.细读品味

(1)师引导:八年战乱,不但使我们的诗人杜甫壮志未酬,更加尝尽了有家难回、饥寒交迫的苦难生活,如今战乱已经平息,怎能不让我们的诗人心生喜悦呢?

(2)让我们再次走进诗人,默默地,用心读一读这首古诗,你可以圈一圈、画一画、写一写,看看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诗人的喜悦呢?

2.汇报交流读书情况,深入感受杜甫内心的喜悦之情。

(1)先在四人小组中汇报交流: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诗人的喜悦之情?

(2)全班汇报交流:说一说自己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了什么?其他的同学认真的听,然后作补充。

3.对比感悟“悲喜交集”

(1)先指名学生并说一说自己从诗句中感受到了什么?其他的同学认真的听,然后作补充,并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诗句。

(2)出示杜甫的《春望》。

(3)学生自读杜甫的《春望》,看看诗中,诗人流的是怎样的泪?并带着无比悲痛的心情齐读《春望》。

(4)学生交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首联中,诗人流的是怎样的泪?(板书:悲喜交集)

4.想象感悟“欣喜若狂”

(1)先指名学生并说一说自己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了什么?其他的同学认真的听,然后作补充,并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诗句。

(2)诗人的亲人们都不再愁眉苦脸,原来,他们都愁些什么呢?

(3)在老师的引领下,闭上眼睛想象诗人的苦难的八年生活。并说说这是怎样的八年?(板书:欣喜若狂)

(4)角色朗读颔联两句。

5.对话感悟“放歌纵酒”

(1)先指名学生并说一说自己从诗句中感受到了什么?其他的同学认真的听,然后作补充,并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诗句。

(2)阳春三月,诗人想到可以回到故乡,内心无比的激动,请同学们想一下,诗人可能想些什么呢?他的心情怎样呢?

(3)朗读颈联两句

6.体验感悟“归心似箭”

(1)指名说一说,从尾联两句中体会到了什么?

(2)看诗人的回家路线图,感受诗人回家的迫切。

(3)对比朗读李白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感受诗人愉快的心情。

(4)轻快、愉悦的心情齐读尾联两句。

四、诵读感悟,增诗韵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两次整体朗读古诗。

2.学生交流:学习了这首古诗后,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3.配乐美读古诗,尾联重复一次。

4.趣读古诗,(剑外忽传忽传收蓟北……)。

5.熟读成诵,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五、拓展阅读,懂诗人

请同学们读一读,体会体会诗人在收复失地后的生活和情感。想想杜甫为什么被称为苦难诗人,人民的诗人。课件出示:

《登楼宿府》《登高阁夜》

六课后作业:

背诵默写古诗

积累杜甫忧国忧民的古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