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手外伤的处理__培训课件.ppt

发布:2017-01-25约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运动疗法 在手部损伤修复后,采用徒手或借助支具、锻炼器材等及早进行手部的关节活动 强调早期,可促进血液循环、消肿、防止肌腱粘连、避免关节囊及韧带纤维化及挛缩、预防废用性萎缩 常用的有被动活动、主动活动、有控制的活动及借助锻炼器材进行的手部肌肉训练 作业训练 通过有目的的选择性作业活动,使病人获得功能锻炼,促进躯体、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功能康复,使其尽早回归社会 方法有: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职业技巧训练、工艺治疗、文娱治疗、园艺治疗及教育性活动 康复工程 借助矫形器(支具)或假肢(指)来补偿手的部分功能或预防、矫正畸形、代替肌肉提供动力 支具:增力性支具(固定性)与动力性支具 假肢(指)是用于截肢(指)者为弥补其肢(指)体缺失而制造装配的人工肢体。代偿已缺失肢体的部分功能,患者恢复一定的自信心、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 手外科从起源到现在已经历了近50年的历程 北美起源于20世纪50 、60 年代, 创始人为Bunell P,英国起源于60 年代后期, 创始人为Pulvertuft G 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相继成立 我国手外科虽起源晚于世界先进地区15年左右, 但发展迅速, 1994年成立了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标志着我国手外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流行病学 外伤事故多,尤其是手外伤,占外科急诊总数20%,骨科急诊总数40% 开放性手部损伤的处理 现场急救 初期外科处理 麻醉 清创 修复组织 缝合伤口 手部损伤的检查 询问病史 全身检查 手部损伤检查 皮肤 肌腱 神经 骨骼 常见手部损伤 切割伤 刺伤 挤压伤 指端缺损 皮肤撕脱伤 咬伤 火器伤 手部骨关节损伤 掌骨及指骨骨折 掌骨骨折 指骨骨折 关节脱位及韧带损伤 掌指关节侧副韧带损伤 掌指关节脱位 指间关节脱位及侧副韧带损伤 骨折的处理 目前AO微型钢板是治疗手部骨折的金标准. AO价格较贵, 有时难以推广普及, 还需2次手术取出钢板, 针对以上情况, 我国手外科工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王平山应用可吸收针棒治疗手部关节内骨折, 既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又能避免第2 次取出内固定物的手术 于家傲在X 线透视下对闭合性掌指骨骨折行手法复位、克氏针内固定, 手术损伤小, 能达到解剖复位。固定其强度无法满足早期功能锻炼的需要, 即使采用双克氏针交叉固定仍然需要石膏固定, 对陈旧性骨折、关节内骨折常不能取得明显疗效 陈传煌应用环抱接骨板内固定, 此法固定确切, 比用微型钢板还要广泛的骨膜剥离 考虑的问题 (1) 关节内骨折和关节外骨折的区别 (2) 指骨骨折和掌骨骨折的区别 (3) 单纯骨折和伴有肌腱神经血管损伤的区别 (4) 单一骨折和多发骨折的区别 手部肌腱损伤 肌腱修复原则及粘连的防治 1、争取一期修复 2、延迟一期修复或二期修复 3、肌腱无创缝合技术 4、缝合材料的选择 手部肌腱损伤 5、鞘管区整齐的切割伤,深浅肌腱的处理 6、修复后的肌腱与健康组织的关系 7、无张力位外固定4周 8、早期功能锻炼 随着对肌腱内源性愈合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化,肌腱损伤的治疗随之不断完善. (1) 缝合方法, 均主张用7- 0~8 - 0 的显微缝合线行显微缝合. (2) 对于指屈肌腱, 现主张I~V 区的屈肌腱损伤均作一期缝合, 深浅肌腱均缝合, 甚至腱鞘亦予修复. (3) 肌腱缝合后主张早期开始行保护性被动活动. 需解决的问题 如何减少肌腱的粘连以及肌腱缺损时的供体来源 邵新中等在修复合并腱鞘缺损的II 期肌腱时, 利用生物膜重建腱鞘, 明显减轻了术后肌腱粘连 对于自体不可提供移植肌腱者, 有学者研究用同种异体肌腱进行冷冻、冻干或药物浸泡, 以去除其免疫原性和保持肌腱活力, 然后再进行肌腱移植, 在动物试验中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能否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尚有待检验 需解决的问题 人工肌腱来进行肌腱移植, 前几年多用碳纤维人工肌腱, 它具有不活泼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缺点是移植后逐渐降解、碎裂、吸收, 使手术效果大打折扣. 人发角蛋白人工肌腱(HHKAT)是新一代人工肌腱组织替代物材料, 其有效避免了碳纤维人工肌腱的缺点, 但长期疗效尚有待观察. 肌腱缝合法 “双十字”缝合法 Bunnell法 Bunnell拉出钢丝法 编织缝合法 肌腱缝合法 Kessler法 Tsug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