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4.3禁止生物武器 课件 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pptx

发布:2025-04-07约4.38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节禁止生物武器演讲人:稻小壳

【学习目标】1.说明生物武器的种类和特点2.举例说明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和伤害3.认同我国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扩散的立场

目录生物武器的种类和特点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贰对生物武器的威胁,不能掉以轻心叁

从社会中来2001年秋,恐怖分子把含有炭疽(jū)杆菌粉末的信件邮寄给某国的多个新闻媒体办公室以及两名参议员,结果导致至少22人被感染(其中5人死亡)的严重后果。有生物学家指出,这些粉末是“武器级”的,它使整个国家乃至全世界陷入了一种莫名的恐慌之中。电镜下的的炭疽杆菌为什么生物武器让人恐慌呢?

生物武器的种类和特点壹

生物武器的种类和特点1.什么是生物武器?生物武器是以生物战剂杀伤有生力量和破坏植物生长的各种武器、器材的总称。生物战剂指能在人员或动植物机体内繁殖并引起大规模疾病的微生物。生物战剂可分为致死剂、失能剂、接触剂(在接触过程中传染)和非接触剂,应用生物武器来达到其军事目的的作战称为生物战。

生物武器的种类和特点生物武器的种类致病菌类生化毒剂类病毒类波特淋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天花病毒、动物痘病毒等肉毒杆菌毒素另外还有重组基因技术制造的全新致病菌:重组蜡状杆菌、重组流感病毒等。2.生物武器的种类

生物武器的种类和特点3.生物武器的特点(1)致病能力强:如传染性大生物战剂多为烈性传染性致病微生物,少量使用即可使人患病。(2)污染面积大且危害时间长:如直接喷洒的生物气溶胶,可随风飘到较远的地区,杀伤范围可达数百至数千平方公里。(3)成本低、使用方法简单且难以防治:投放带菌的昆虫、动物还易与当地原有种类相混,不易发现。(4)有一定的潜伏期:如天花病毒进入人体后,要经过7~16天的潜伏期方能发病,属于长潜伏期生物战剂。(5)受影响因素复杂:有限性生物武器易受气象、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烈日、雨雪、大风均能影响生物武器作用的发挥。

生物武器的种类和特点4.生物武器的传播途径病原体直接或者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等散布到敌方,可以对军队和平民造成大规模杀伤后果。误食吸入皮肤接触昆虫叮咬

生物武器的种类和特点5.生物武器的防护措施生物武器有较强的致病性和传染性,前方和后方、军队和居民、人员和牲畜都可能受到袭击,发病后又可能互相传播。因此在组织防护时,要做到军队、地方结合,军民兼顾;军队与防化、工程等有关勤务部门密切配合。(1)做好经常性的防疫工作:如进行防疫、防护的宣传教育,开展群众性卫生运动,贯彻各种防疫制度,有计划地接种各种疫苗等。(2)使用防护口罩:如使用那种用过氯乙烯超细纤维制成的防护口罩。

生物武器的种类和特点(3)组织观察、侦察和检验,及时发现敌生物武器袭击:各种观察哨均兼有观察生物武器袭击的任务,发现袭击征象,及时通知部队进行一般防护。专业防护人员进行现场侦察,采集标本进行检验,确定生物战剂种类,通报部队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并从政治上揭露敌人。(4)加强疫区管理,控制传染病向外传播:发现鼠疫、霍乱、天花等烈性传染病人时,要尽快封锁疫区,组织好检疫工作,检疫时间根据传染病潜伏期确定。传染病人原则上应就地隔离治疗,不作远距离后送,以防传播。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贰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侵华日军组建了从事细菌战的731部队和100部队,在我国领土上修建了几十座细菌武器工厂,大量培养鼠疫、霍乱、伤寒和炭疽等一系列致命的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在我国造成传染病大流行。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日本细菌战战犯的帮助下,美国得到了细菌武器。1950年12月至1951年1月,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打击下,美军从“三八线”南撤。在此过程中,他们散布了大量天花病毒,使约3500人患上天花,约350人死亡。天花病毒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1952年初,美军又在志愿军控制区投下了细菌弹,散布了大量苍蝇、跳蚤等昆虫。经我国军事医学专家鉴定,这些昆虫带有可引起鼠疫、霍乱、伤寒、痢疾、脑膜炎和回归热等疾病的10多种致病菌。随后,美军又将细菌战扩大到我国东北的抚顺、安东、凤城、宽甸和临江等地。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生物武器是各种武器中面积效应最大的武器。自用于战争以来,给人类带来了恐怖性灾难。1925年,在国际联盟主持的日内瓦裁军大会上,有关国家签署了《禁止在战争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气体的细菌作战方法的议定书》;1972年4月10日签订的《禁止细菌(生物)和毒素武器的发展、生产及储存以及销毁这类武器的公约》,1975年3月26日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84年11月15日加入该公约。中国曾是生物武器的受害国之一,中国坚决支持禁止生物武器的主张,奉行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的政策,并反对扩散生物武器。国际上,从1979年4月苏联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的微生物与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