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语文写作专题复习课件4.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批驳“浅阅读”,弘扬“深阅读”,写“深阅读”的好处。 可以写成驳论文,批驳“浅阅读”的坏处。可以从阅读的目的、作用和意义谈起,如“浅阅读”只是“过目”而已,缺乏积累,对阅读者形成立体的人格修养没有多大益处。而“深阅读”的长处则是明显的,给人以心灵的启迪、灵魂的熏陶。 3.深浅结合,让阅读更快乐。 传统的“深阅读”充满书香韵味,可以陶冶性情,而流行的“浅阅读”也不失为一种准确、快速获取信息的好方法。那就深浅结合,既品味深的智慧,也享受浅的丰富,让不同的阅读方式带给我们不同的快乐! [亮点提示:思维辩证 文采飞扬] 深阅读之美 □ 甘肃考生 一盏茶,一缕香,一捧古卷细思量。如豆的灯光下,书香晕染,茶香缭绕,心香氤氲…… 生活的节奏快了,零乱的不应该是我们内心的步伐。在这个浅阅读流行的时代,我们应该坚守心灵的深度。 也曾在浅阅读的潮流里浮沉,但面对那一册册装帧精美的图集时,我忍不住叹息,深深怀念那蝉鸣蛙声里的往昔。浅阅读的简单轻松、实用有趣,慰藉着人们忙碌的心,让人们在浅浅的阅读中完成一次眼睛的旅行后,再回归到快节奏的生活中。但我更喜欢那散发着淡淡墨香的深阅读,更喜欢在深层次的阅读中沉淀自己的心灵。 深阅读似香茗,需要细细品尝,常常让我在风住人静的夏夜想起那“留得残荷听雨声”的闲情,在金风阵阵的黄昏想起那“帘卷西风,人比黄花 瘦”的婉约,在浩浩江水边想起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深阅读,是一种更贴近心灵的阅读。手捧一卷书,在幽幽荷香中,温一壶月光下酒,于字里行间聆听那来自远古的清音。 一直认为,阅读是与作者内心的交流。不经意的行文间,看见作者的扬眉微笑;不经意的思考间,听见自己的寂寂心声。喜爱深阅读,喜欢在字里行间感受作者的心意,喜欢作者笔下流淌的曼妙情思。 而浅阅读仅仅只是与作者打个照面,还未深交,便已擦肩而过,未免让人遗憾。就如同面对着书架上琳琅满目的书籍,却找不到愿意深深沉浸进去的好书一样,让人怅惘。于是,我们越发想念曾经在书店一呆就是一天的时光。那时,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了书,只剩下了作者的喁喁私语,只剩下了自己的会心微笑。小小的书店里,人人都拥有一个大大的内心世界。 喜欢深阅读的人,会在春天踏青,感受风乎舞雩的惬意;会在夏夜谈 心,感受蛙声一片的恬然;会在秋天登高,感受落木萧萧的壮美;会在雪夜神游,感受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惊喜。深阅读的从容与淡泊,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暂缓脚步,让心灵收获纯净如水的感动;深阅读的幽远与闲适,似水般流淌着对生命的感悟,似云般拂掠着尘世的感动。 人生有味是清欢,深阅读的清明淡雅,让我们在生活中收获心灵的净化和感悟! [点评借鉴] 这篇文章文采飞扬,读来令人击节赞赏。作者以极具个性化的表达方式、独特的语言进行论述分析。无论是排比还是比喻,无论是抒情还是举例,始终围绕题旨来构思,频频设喻,张弛有度。如开头一段,“一捧古卷”“如豆的灯光”“书香晕染”“茶香缭绕”“心香氤氲”,寥寥数语,营造了温馨的读书氛围,也暗示了作者的观点——赞同深阅读。 作者在极力赞赏“深阅读之美”的同时,对“浅阅读”也不简单地予以否定,而是辩证地分析,不偏执,不武断。一句“浅阅读的简单轻松、实用有趣,慰藉着人们忙碌的心,让人们在浅浅的阅读中完成一次眼睛的旅行 后,再回归到快节奏的生活中”,展示了作者良好的思维品质。整篇文章,语言精致而有韵味,情感哲理兼备,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亮点提示:思想深刻 对比明显] 深浅结合,相得益彰 □ 甘肃考生 浅阅读,即一种当下流行的网上快速读书方式。由此,我想到一个词—— “深阅读”,即传统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充满书香韵味的读书方式。我认为,只有将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我们才能成为新的读书e族。 社会在高速发展,读书文化受到冲击不可避免,要完全摒除网络对读书的影响是不可能的,与其厌之阻之,不如爱之受之,并完美用之。 所以,我要说的是:浅阅读,我们要开心接受;深阅读,我们要快乐享 受;深浅结合,开启快乐的新阅读时代。 于午后捧一杯香茗,微风拂过,掀起泛黄的页脚,感受缕缕书香,这是何等惬意,何等闲适!是这传人经典、授人美德的书教会我们孔子的谦虚为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这传人傲骨、给人教诲的书呐喊出周树人的热血豪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这柳絮般的情思、秋雨般的哀愁,教我们吟唱出易安的凄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也是这光风霁月的洒脱、淡泊坦然的旷达,教我们审度了东坡的傲岸不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是的,这丰富的人类的精神食粮,这精纯的母语的浑厚精髓,我们不能遗弃。它是我们沸腾的热血,是我们不能丢弃的根,所以,那些斜倚在书店一角默默读书、浑然不知天渐黑的日子不能丢! 与沉浸在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