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性教学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践性教学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摘 要】毕业实习是人才培养方案中十分重要的、具有专业特点的综合实践性课程,是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提升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近年来随着学院实习人数激增、实习单位增加、实习地域扩展,使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实习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已成为学院实践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2013年教务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协同图文信息中心进行了实践性教学管理平台建设,以实现实习过程的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实习;管理
一、实践性教学管理平台的设计背景
毕业实习(以下简称实习)是学生在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独立或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相应岗位工作职责的一种实践教学形式。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 [2006]16号)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事实上,实习已经成为了现代高职院校深化“五个对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途径。
长期以来上海J学院的实习管理主要采取“统一安排、集中返校、定期巡查”的管理方式。近年来随着学院实习学生人数的激增,实习单位数量的增加,实习地域的扩展,无形中降低了学院对校外实习学生的监管力度、增加了学院实习的责任风险,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院发展对实习管理的要求。因此,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技术,实现实习管理的全程化、动态化、精细化已成为学院实习管理改革的必然举措。
2013年教务处、图文信息中心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实习管理的实际需要,联合上海红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了实践性教学管理平台开发,以期实现以下目标:
(一)动态管理
通过实践性教学管理平台建设,优化、完善实习管理流程,将实习计划管理、学生分配、运行管理、评价管理等环节和实践性教学管理平台有机整合,充分依托网络技术实现实习过程的动态管理,提升实习管理效能。
(二)信息集成
通过实践性教学管理平台建设,实现实习信息的采集、分析、共享功能,从而为制定实习计划、监控实习过程,评价管理效能,完善实习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三)反馈评价
通过实践性教学管理平台建设,构建“学院-带教-学生”三方信息沟通、学生实习满意度测评和用人单位满意度测评3个系统,切实加强实习期间学院、实习单位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掌握学生实习状况,从而有效改善各项实习管理工作。
(四)校企联系
通过实践性教学管理平台建设,建立学院与实习单位的信息沟通渠道,利于学生实习安排与就业推荐。
二、实践性教学管理平台的功能设计
(一)用户需求分析
实践性教学管理平台主要是为学院、实习单位、专业系、教师和学生提供能够进行信息交流和实施管理监控的平台。在对实习管理流程系统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将系统用户划分为院校领导、教学主管部门、部系负责人、专业实习负责人、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单位实习带教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家长、系统管理员10类,并列出系统运行过程中各用户可能发生的各类事件(见表1)。
表1 系统事件表
用户 事件
院校领导 实习信息查询;实习管理结构查询。
教学主管
部门 实习组织结构管理;班级、学生管理;专业实习资料备案;实习信息查询;信息发布;实习成绩查询;调查问卷管理。
部系负责人 专业实习资料审核;实习信息查询;实习变更备案;信息发布,实习成绩查询。
专业实习
负责人 专业实习资料管理;实习单位管理;教师管理;实习科室、技能点管理;实习学生分配;实习过程监控;信息发布;在线答疑。
学校实习
指导教师 学生实习科室安排管理;请假管理;申请管理;信息发布;学生实习状况查询;在线答疑;实习过程资料填报。
单位实习
带教教师 学生实习技能点安排、考核管理;考勤管理;成绩管理、评价管理;学生实习状况查询;在线答疑;实习过程资料填报。
辅导员
(班主任) 学生实习状况查询;信息发布;在线答疑。
学生 各类实习申请;实习记录管理;日程管理;实习信息查询;在线学习;在线提问。
家长 学生实习状况查询;相关条例、通知查询,在线提问。
系统管理员 用户权限管理,系统功能模块设置等功能。
(二)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1. 系统功能划分
根据用户需求分析,将实践性教学管理平台的系统功能划分为系统维护、信息公告、学生通道、实习管理、院校管理五大模块(见图1)。
图1 顶岗实践性教学管理平台框图
2. 系统功能描述
(1)系统维护:实现用户管理、权限控制、角色管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