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情山水,乘化归尽——《归去来兮辞并序》《兰亭集序》群文阅读-高二语文课件(共33张PPT)(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含音频+视频).pptx
《与妻书》;;;;;;;;;;;;;;;;;;;;;;;比照归纳,领会东晋文士的生命哲理;比照归纳,领会东晋文士的生命哲理;古人;;;;;;;参考示例:
隐逸的道路基本上是逃避现实的,诗文中不免有明哲保身、知足安命的消极成分,对社会的发展确实也缺少实质性的推动作用。但我们不能将这种评价简单化、绝对化,而是要进行深入的理解。
如陶渊明,“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他本不愿出仕,也不适合为官,他不肯降志辱心与士族阶层同流合污,无法将自己融入污浊黑暗的官场生活中去,弃职归隐便成为他必然的选择。归隐自然才可享受种种人生乐趣,才能寄托心灵,这也正是他执着追求自己理想的一个表现。他过了二十年的隐居生活,但仍不能忘世,借《拟古》《读山海经〉》和一些咏史的题目抒写有关政治的感慨。
鲁迅先生说:“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他又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这个评论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