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新外交..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 案
授课时间 2013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课 章节名称 第8讲 新形势 新外交 通过本讲教学,使学生知道十八大后我国的外交路线,分析并预测奥巴马连任后的中美关系,分析并预测安倍晋三上台后的中日关系。理解新形势下的中国外交政策。 教学重点 1、十八大后我国的外交路线
2、奥巴马连任后的中美关系
3、安倍晋三上台后的中日关系
4、新形势下的中国外交 教学难点 1、十八大后我国的外交路线
2、奥巴马连任后的中美关系
3、安倍晋三上台后的中日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专题分析、探究法 课程资源准备 教材、多媒体、PPT 教学内容 一、十八大后我国的外交路线
由于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十八大选举产生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将带领中国走向何方,中国外交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政策是否会调整,都成为世界各方关注的焦点。十八大报告既重申了我国外交长期坚持的方针政策,也体现了我国外交思想的新发展。
(一)我国外交大政方针没有变
十八大报告重申,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友好合作,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些都是被实践证明适合中国国情并且符合当今时代发展潮流的正确政策,体现了中国对外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中国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
(二)我国的外交政策没有变
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决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这是中国的一贯政策,从来没有改变,今后也不会改变。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意味着放弃维护国家利益的权利,不意味着中国软弱可欺。在涉及重大利益和原则问题上,中国不会委曲求全,更不会拿原则做交易。近年来,特别是2012年以来,一些国家不顾中方劝阻,不断在南海、东海挑起事端,中方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进行了必要的斗争,坚定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同时,中方顾全大局,极力保持克制,展示了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诚意和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三)“共赢”的理念更加突出
十八大报告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提出了“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主张,展现了中国开放、包容、合作的大国姿态。中国主张的共赢,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更是一个战略理念,适用于国际事务的方方面面:经济上寻求共同利益、共同发展繁荣;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安全上共同安全、集体安全、合作安全;文化上包容互鉴、共生共存。这一主张同西方国家长期固守的“非赢即输、你赢我输、赢者通吃”的“零和”心态形成鲜明对比。在“和平、发展、合作”基础上增加“共赢”的内容,使共赢与和平、发展、合作一道,共同构成中国对外方针政策的核心内涵。
当今时代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共生的时代。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但中国对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承诺不会变,对共同追求人类美好未来的承诺不会变。中国外交将在继承和发展中继续前行,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更加积极有为的努力,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人类的繁荣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奥巴马连任后的中美关系
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尘埃落定,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连任美国总统。
(一)美国大选中的中国元素
美国大选从来不缺少中国元素,且愈演愈烈。
“中国”一词在二辩中被提及20多次,却无一带着积极或友善的态度。最后一场辩论中,当外交政策成为主题,中国再次成为焦点,被奥巴马称为“既是对手也是一个潜在合作伙伴”,罗姆尼则表示有朝一日要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
人们原本以为美国大选只是围绕国内问题进行争论——经济、财政赤字和卫生保健,现在却将中国卷了进来。虽然中国早已习惯美国在选举季将中国当作靶子,但越来越多政府官员、商界人士和学者担心,这次对中国的抨击如此激烈,以至于可能会影响今后中美关系的发展。
过去两年,中美关系变得更脆弱。贸易和战略利益的分歧让美国担心,中国会侵犯美国长期以来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同时美国就业市场的疲软也被频繁归咎于中国。但无论是否愿意,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下一任美国总统在他当选后,都必然会缓和他在竞选游说期间所表现出的强硬态度,并处理国内关于“中国崛起势不可当”的僵化印象。
(二)奥巴马连任后的外交政策预测
奥巴马连任后,外交政策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1.可能更关注外交
奥巴马连任后,由于国会被两党分治且府院不和,通过推动国内立法对美国进行制度改革的可能将难以实现。因此,奥巴马更有可能在外交政策上多下功夫。他可能会更加关注中东与亚太。在中东,问题成堆:伊朗核问题如何在避免武装冲突的情况下用制裁的方式迫使伊朗逆转其核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