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信息的神经系统》创新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传递信息的神经系统》创新教学设计
河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章第二节安排了“探究神经元”的实验。教材中让学生观察神经细胞的装片,认识它的各部分结构。由于显微镜观察出来的是微观结构,每个同学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构也不大相同。每次做完这个实验,学生都会提好多问题:神经元是什么样的?树突和轴突是什么样的?神经是什么样的?神经元与生物体的一般细胞到底有什么区别?……针对以上情况,我利用身边材料制作了一个神经与神经元结构模型。此模型既可以向学生展示神经与神经元的结构,又可以向学生说明神经元与生物体的一般细胞的区别。通过这个模型,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印象更加深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了解神经元的结构,理解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学会学习的方法,提高自己与他人合作交流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神经系统的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
教学难点
神经元的结构及其功能。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法、自学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神经与神经元结构模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一段踢足球的动画,请同学说说踢足球时身体都会有哪些反应?这些反应是由谁来统一指挥的?——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新课——神经系统,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激发探究兴趣。)
二、新课讲授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师:请同学们观看图片神经系统的组成,结合知识链,进行分组讨论下面两个问题:
1、神经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
2、绘制神经系统组成图表,分类记录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
生:回答。
师:补充得出结论。
(多媒体展示神经系统组成图表)
(二)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师:我们知道了神经系统的组成,那么它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呢?
生:神经细胞。
师:对,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
师:展示自制课件(人体各类细胞结构的课件:口腔上皮细胞、红细胞、白细胞、神经细胞),提问:你知道它们各是什么细胞吗?请你找出最为不同的一个,并说明原因。
生:小组讨论回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学习方法。)
师:展示自制教具——神经与神经元结构模型,讲解神经元的结构,加深学生对神经元的印象。
师:组织学生用显微镜仔细观察神经细胞的装片,结合模型,绘出神经元的结构。
(设计意图:通过绘图,巩固所学知识。)
师: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下神经元有什么功能呢?(多媒体播放动画),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以后能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
师:那位同学能说一说神经元是怎样传导兴奋的。
生:神经元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把兴奋传递给其他的神经元。
师:总结神经元的功能(多媒体展示)。
师:请同学们自学实际用的内容,然后举一些相关的例子。
生:紧张,激动,害怕。
师:我们共同看一下开眼界——神奇的神经细胞,它都有什么特点?
生:(1)长度最长
(2)寿命最长
(3)速度最快
三、课堂小结
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设计意图:总结学习方法和经验)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信息的传递
一、传递信息的神经系统
1、神经系统的组成
2、神经元的结构
3、神经元的功能
创新点
1、演示形象直观,效果明显:
本教具可以向学生展示神经与神经元的结构,又可以向学生说明神经元与生物体的一般细胞的区别。通过这个模型,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印象更加深刻。
2、选择合理,制作容易:
取材容易,学生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经济实用、方便,利用废弃材料减少环境污染,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该教具可重复使用,具有可重复性:
抽象知识形象化,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应用自制教具进行教学,使理论知识具体化,间接知识直接化,抽象知识形象化,给学生识记理解创造条件;运用该教具进行教学符合初中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发展规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速度和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