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9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已知:A、B a b p 工作: A 、B==a 、b ? 观测:b、D、H ? P == p ? 1 : 500 1 : 1000 1 : 2000 后视B 测站A 测绘:房屋 测点P b D H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常用方法(地面测绘) 1.小平板仪配合皮尺法 2.小平板仪与经纬仪联合测图法 3.大平板仪测图法 4.经纬仪+半圆仪(量角器)测图法(详细介绍) 5.光电测距仪测图法 6.电子全站仪数字化测图 9.1 测图基本过程 1)资料与图纸准备 ⑴ 技术规范:相应比例尺的《地形图图式》测图规范等 ⑵ 技术合同与要求:技术合同、特定技术要求 ⑶ 已知数据:已知平面与高程控制点的数据、点之记等 ⑷ 图纸:聚脂薄膜(常用),曾用过厚白纸 白纸覆盖图板,遮挡图板上的赃迹,固定聚脂薄膜,毛面向上 仪器与绘图工具准备 9.1.1 测图准备 2)绘制坐标格网线 目的:精确展绘控制点 小方格大小:10cm?10cm 方法: 对角线法--------详细介绍 格网尺法--------利用专用格网尺绘制 印刷法-----------直接烤制、印刷到聚脂薄膜上 绘图仪法--------利用绘图仪绘制 (油墨见水易变化,使用很少) 仅介绍常用、易于使用的第一种方法 工具:直尺 绘制坐标格网---对角线法---50cm?50cm o a d c b 绘制方法与步骤: 画大致垂直对角线ab、cd交于o点,且oa=ob=oc=od35.5cm 连接abcd成矩形 左至右、下至上沿各边按10cm间隔作标记 连接对应标记成方格网 擦除对角线等辅助线 精度检查内容: 对角线长707.1mm 误差 ? ?0.3mm 方格网纵、横向间隔10mm 误差 ? ?0.3mm 3)展绘控制点 已知点:A、B、C 如:A x= 658.432 y=1143.579 H= 24.500 1:1000 0.5?1.0 0.5 1.0 1.0 1.0 1.5 1.0 0.5 1.5 检查 两点计算图上长度与实量图上长度之差小于0.3mm 1.标图号、比例尺 2.标角点格网坐标 3.展绘 A 点 4.同法展绘B、C点 B 26.45 C 25.26 A 24.50 9.1.2 碎部测量--经纬仪+半圆仪 碎部测量:地形图测绘的一个工序。以控制点为基础,测定地面各种地物、地貌特征点(如房屋角点、道路边线转折点、山顶、山脊线、鞍部等)的平面位置与高程后,用对应符号绘制地形图的过程。 碎部测量工作 立尺 观测 计算 绘图 1)立尺 在地物、地貌特征点(碎部点)上树立水准尺 特征点选择遵循的基本原则: 概括全貌、点少、能够检核 如:一栋标准矩型房屋,测定三个房角特征点1、2、3。 可绘制完整图形,点数最少,图上三点连成房角2应为直角,检核所测三个角点是否有错 1 2 3 1 2 3 水准尺 确定测点在图纸上位置,需要水平角b,水平距离D和高程H 后视 测站 H站 测点 H b D a i 0o00 2)观测 安置仪器:量仪器高i,照准后视方向,度盘配0o00 观测:照准测点方向,读取测点方向读数 a ,视距 kl,中丝读数 v,盘左竖盘读数 L 3)计算 b =a (a-0o00 ) D=klcos2a 其中,a=L-90o或90o-L H=H视+D×tana - v 其中, H视=H站+i 实例观测计算 b =a (a-0o00 ) D=klcos2a 其中,a=L-90o或90o-L H=H视+D×tana - v 其中, H视H站+i 4)绘图 半圆仪的结构 绘制步骤 ⑴ 绘制零方向线(半圆仪边缘内外各1cm左右) ⑵ 旋转半圆仪使零方向线与观测角度刻度重合 ⑶ 量距离 ⑷ 注记高程 绘图过程 62 07 55.6 87 54 32.6 107 26 70.4 ⑴ 绘制零方向线(半圆仪边缘内外各1cm左右) ⑵ 旋转半圆仪使零方向线与观测角度刻度重合 ⑶ 量距离 ⑷ 注记高程 水平角取值0o~360o 半圆仪的半圆为180o 处理方法: 小于180o 上部角度 右部距离 大于180o 下部角度 左部距离 311 14 48.4 9.1.3 检查与整饰 1) 地形图的拼接 拼接误差不大 于上表的2 时,则平均调 整与分配。 3) 地形图的整饰 按图式规定符号、尺寸、样式,对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