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答案.docx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高三年级政治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本体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1.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归根结底在于,它具有真理力量,是“对”的理论;它坚持人民立场,是“好”的理论;它具有实践品格,是“实”的理论;它不断与时俱进,是“活”的理论。为此,我们应该()
①坚持科学性,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推动发展
②坚持人民性,推动共同富裕以回应民生期盼
③坚持实践性,以实践为先导推动历史的进步
④坚持开放性,始终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马克思主义具有真理力量,是“对”的理论。为此,我们应该坚持科学性,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推动发展,①正确。
②:马克思主义坚持人民立场,是“好”的理论。为此,我们应该坚持人民性,推动共同富裕以回应民生期盼,②正确。
③:理论是实践的先导,③排除。
④:“始终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念”与材料的描述无关,④排除。
故本题选A。
2.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动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重要论断,并把它与“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更好相适应”并列,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导思想的实践路径。由“两个相适应”到“三个相适应”表明()
①新时代我国的社会基本矛盾已经发生适应性变化
②党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政治领导力和思想引领力
③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任务
④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是改革的出发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新时代我国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①说法错误。
②:由“两个相适应”到“三个相适应”,并将其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导思想的实践路径,体现了党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政治领导力和思想引领力,②说法正确。
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动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重要论断表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任务,③说法正确。
④:党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非单纯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3.近年来,电动自行车违规上楼、“飞线”充电引发的火灾事故时有发生,引发社会关注。2024年9月,上海杨浦区人大常委会联合传媒,举办“人民城市·人人议事厅”基层民主实践活动。人大代表、社区居民群众、专家学者以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齐聚一堂,共商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这一治理难题。这一做法()
①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参与治理,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氛围
②搭建起居委会与居民沟通的桥梁,提升了社区服务质量
③创新了基层民主的组织形式,增强社区居民的民主意识
④回应群众的现实需求,为居民营造安心安全的居住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人大代表、社区居民群众、专家学者以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齐聚一堂,共商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这一治理难题。这一做法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参与治理,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氛围,还能回应群众的现实需求,为居民营造安心安全的居住环境,①④正确。
②:材料强调汇聚多方力量,共同解决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这一治理难题,未涉及搭建起居委会与居民沟通的桥梁,②排除。
③:基层民主自治的组织形式是村委会和居委会,“创新”一词错误,③排除。
故本题选B。
4.2024年,中央财政下拨专项资金50亿元,支持西藏地区的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项目,主要用于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水土保持工程、藏北高原的草原生态保护以及部分重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维护。这些项目依据西藏自治区政府制定的相关生态规划稳步推进。中央财政的这一支持举措()
①是推动西藏地区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最核心动力
②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
③旨在为西藏地区民众创造更优质的生态生活环境
④体现了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方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社会全面发展的核心动力是生产力的进步和人民的主体作用,财政支持是重要助力但并非“最核心动力”,①错误。
②: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而非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②错误。
③:中央财政支持西藏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项目,直接目的是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为民众创造更优质的生态生活环境,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③正确。
④:中央财政专项支持西藏发展,体现了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方针,是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