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颅窝良性肿瘤影像诊断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后颅窝良性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后颅窝组成骨包括颞骨岩部后面和枕骨,主要结构包括小脑、脑干、第四脑室、小脑幕及桥小脑角池等。
后颅窝肿瘤指小脑幕以下、枕骨大孔以上的肿瘤。;临床表现;颅内肿瘤发生的一般规律;桥小脑角区;1.为桥小脑角区最常见的肿瘤,约占该区肿瘤的80%,后颅窝肿瘤的40%。
2.起源于听神经鞘细胞,为脑外肿瘤。病变早期发生于听神经内听道段,随着肿瘤的生长,内听道扩大,并向内侧脑池生长,形成肿块,肿块可囊变坏死、出血。
3.临床表现主要有耳鸣、听力障碍、眩晕等。;影像学表现;MR;听神经瘤;听神经瘤;听神经瘤;脑膜瘤(meningioma );影像表现;MR;桥小脑角区脑膜瘤;;三叉神经瘤(trigeminal neuroma );起源于三叉神经根部或起源于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并向根部生长的三叉神经瘤表现为后颅窝肿瘤。
单起源于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时,肿瘤位于中颅窝。肿瘤位于颞骨岩尖部时,可跨越中、后颅窝生长(约25%)。
少数沿下颌支向下生长致卵圆孔扩大,肿瘤可经扩大的卵圆孔向颅外生长。;影像表现; MR ;三叉神经瘤;三叉神经瘤;三叉神经瘤
;1.又名表皮样囊肿,是桥小脑角区常见的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0.2%-1.8%,25-60岁多见,男女比为2:1。
2.最好发于硬膜下。约半数的颅脑胆脂瘤发生于桥小脑角区。
3.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常沿周围脑池生长,边缘光滑,见缝就钻。
4.临床症状主要有三叉神经痛、耳鸣、耳聋。
;CT
1.平扫呈脑脊液样低密度影,囊壁钙化罕见。有时可因囊肿内含有较多的胆固醇(蛋白质),可呈很低密度(等密度或高密度)。
2.囊肿较大时主要根据脑干和小脑等结构移位变形来确定囊肿的存在和范围。
3.增强扫描囊肿无强化,但合并感染时,囊壁可强化。;MR;胆脂瘤;1.听神经瘤 以内听道为中心圆形或半圆形软组织块影,引起内听道扩大。肿瘤较大时常见明显囊变。通常无钙化和局部骨质改变。囊变不强化,实质部分显著强化,多为单环或多环不规则强化。可见鼠尾征。DWI呈低信号。可引起桥小脑角池的闭塞和相邻脑池扩大。
2.脑膜瘤 圆形或分叶状,近似等T1、等T2信号。与相邻脑膜有宽基底相连。邻近骨质增???,内可钙化,囊变坏死少见。肿瘤与小脑之间有低信号带存在。内听道口不大。肿瘤呈明显均匀强化,可见脑膜尾征。桥小脑角池闭塞,邻近脑池扩大。;3.胆脂瘤 囊性,肿瘤为分叶状或不规则形,见缝就钻的特点,囊壁常不强化。DWI上呈高信号。
4.三叉神经瘤 可跨入中、后颅窝,前达鞍旁,呈典型的哑铃状。也可向下延伸至颅底孔甚至颅外。 MR常呈均质等或稍长T1、长T2信号。无内听道扩大,颞骨岩尖可见骨质吸收和骨质破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