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第章.ppt

发布:2017-06-18约6.18千字共6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金属型铸造 将金属液浇注到金属铸型中,待其冷却后获得铸件的方法叫金属型铸造。由于金属型能反复使用很多次,又叫永久型铸造。 §5-2 其它铸造方法 三、压力铸造 压力铸造是在专用设备—压铸机上进行的一种铸造。即在高速、高压下将熔融的金属液压入金属铸型,使它在压力下凝固获得铸件的方法。常用的压力为几个至几十个兆帕,充型时间为0.01~0.2秒,充型速度为0.5~50m/s。 §5-2 其它铸造方法 §5-2 其它铸造方法 §5-2 其它铸造方法 立式压室压铸机 嵌铸 §5-2 其它铸造方法 嵌铸件 四、低压铸造 低压铸造是采用较压力铸造低的压力(一般为0.02~0.06Mpa),将金属液从铸型的底部压入,并在压力下凝固获得铸件的方法,如图所示。 带保温炉 不带保温炉 1-坩埚;2-升液管;3-金属液;4-进气管; 5-密封盖;6-浇道;7-型腔;8-铸型 §5-2 其它铸造方法 五、离心铸造 离心铸造是将金属液浇入高速旋转(250~1500r/min)的铸型中,并在离心力作用下充型和凝固的铸造方法。其铸型可以是金属型,也可以是砂型。既适合制造中空铸件,也能用来生产成形铸件。 §5-2 其它铸造方法 §5-2 其它铸造方法 卧式离心铸造机 六、真空吸铸 真空吸铸是利用真空系统装置,在结晶器内造成负压,将熔融金属从坩埚吸入圆筒形石墨铸型或金属型中,并保持一定时间而获得铸件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5-2 其它铸造方法 抽真空 七、陶瓷型铸造 陶瓷型铸造是将金属液浇注到陶瓷铸型中获得铸件的方法,是在砂型铸造和熔模铸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精密铸造。 §5-2 其它铸造方法 §5-2 其它铸造方法 八、连续铸造 连续铸造是将金属液不断地浇入被称为结晶器的铸型的一端,并另一端将凝固了的铸件连续不断地拉出,从而获得任意长度或特定长度的等截面铸件的方法。 §5-2 其它铸造方法 §5-2 其它铸造方法 连续铸造示意图 九、实型铸造 实型铸造又称“气化模造型”或“消失模铸造“,其实质是采用聚苯乙烯发泡材料制得的模型(气化模)代替木模造型,不用起模直接将金属液浇注到气化模上,使其燃烧、气化并形成空腔来容纳金属液,从而获得铸件的方法。如图2.13所示 §5-2 其它铸造方法 实型铸造示意图 感谢您的听课! 绘制铸造工艺图是进行铸造工艺设计的核心,通常按以下骤和原则进行。 1.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浇注位置的选择 浇注位置是指铸件在浇注时、在铸型中所处的空间位置。浇注位置的正确与否,对铸件的质量影响很大,因此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铸件的重要加工面或质量要求高的面,尽可能置于铸型的下部或处于侧立位置。因为在液体金属的浇注过程中,其中的气体和熔渣往上浮;而且由于静压力较小的原因也使铸件上部组织不如下部的致密。 §5-1 砂型铸造 如图为车床床身的浇注位置:床身的导轨面是关键部分,要求组织致密且不允许有任何铸造缺陷,因此通常采用导轨面朝下的浇注位置。 §5-1 砂型铸造 a)床身浇注位置 b)卷扬筒浇注位置 上 将铸件的大平面朝下,以免在此面上出现气孔和夹砂等缺陷。因为在金属液的充型过程中,灼热的金属液会对砂型上表面有强烈的热辐射作用,使该表面的型砂拱起或开裂,导致金属液钻进裂缝处,这将使铸件的该表面产生夹砂缺陷,如图所示,方案(b)则可以防止这种缺陷。 §5-1 砂型铸造 具有大面积薄壁的铸件,应将薄壁部分放在铸型的下部或处于侧立位置,以免产生浇不足和冷隔等缺陷。如图所示。 §5-1 砂型铸造 为防止铸件产生缩孔缺陷,应把铸件上易产生缩孔的厚大部位置于铸型顶部或侧面,以便安放冒口进行补缩。如图中的卷扬筒,其厚端位于顶部是合理的。 §5-1 砂型铸造 卷扬筒浇注位置 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尽可能将铸件的重要加工面或大部分加工面及加工基准面置于同一砂箱中,以保证其精度。如图为一床身铸件,其顶部为加工基准面、导轨部分属于重要加工面,若采用分型方案(b),错箱对铸件精度影响很大。而方案(a)在凸台处增加一个外型芯以便整模造型,使其加工面和加工基准面处于同一砂箱内,以保证铸件的尺寸精度,是床身大批量生产时的合理方案。 §5-1 砂型铸造 选择分型面应方便起模和简化造型工序。尽可能减少分型面和活块的数目,如图为不合理的三通分型面方案。 §5-1 砂型铸造 芯头 此外,分型面应尽可能平直,如图的起重臂的分型方案,采用(b)方案分模造型,可避免挖砂或假箱造型如图(a)。 §5-1 砂型铸造 分型面的选择应考虑尽可能减少型芯的数目,如图为接头铸件的分型面方案。按图方案(a)其内孔的形成需要型芯;而按方案(b)是通过自带型芯来形成,省去了造芯工序及芯盒费用。 §5-1 砂型铸造 b) 分型面的选择,应便于下芯、扣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