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室间隔缺损 卢.ppt

发布:2017-11-11约1.04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临床表现 缺损小,一般无症状。 婴儿期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 劳累后心悸、气促。 发育不良。 临床表现 体征 LSB3~4有收缩期震颤。 LSB3~4可听到3~4级全收缩期杂音。 P2亢进。 手术指征 先天性室间隔缺损 概念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是胚胎心室间隔发育不全而形成的左右心室间的异常交通,在心室水平产生分流的先心病。约占先心病的23%-30%。 类型 膜部缺损 漏斗部缺损 肌部缺损 室间隔缺损的分型 膜 部 Ⅰ型:嵴下型, VSD位于室上嵴下缘,主动脉右冠瓣下方。缺损上缘 为肌缘,下缘可部分累积膜部间隔。 Ⅱ型:单纯膜部型,仅限于膜部室间隔的小缺损,缺损四周为纤维组织组成。 Ⅲ型:隔瓣下型, VSD位于三尖瓣隔瓣下方,其前缘常有部分膜样间隔组织。 漏斗部 Ⅰ型:干下型,VSD上缘紧邻PA瓣环。 Ⅱ型:嵴内型,缺损位于室上嵴结构之内,VSD上缘与PA瓣环间有肌肉组织分隔。 肌 部 可发生在肌部室间隔的任何部位,多位于心尖部和调节束后方,可单发或多发。 病理生理 室间隔缺损 病理生理 诊断 锐普PPT论坛chinakui转载: X线检查 心影扩大,肺动脉圆锥隆出,主动脉结变小,肺充血。 ECG检查 左室高电压、肥大,或左右心室肥大。 ECHO检查 可明确缺损的部位、大小及血液分流方向。 诊断 锐普PPT论坛chinakui转载: 诊断 手术指征 手术适应症: 心衰反复发作的婴幼儿,尽早手术。 室缺学龄前未闭合的(特殊类型特殊对待)。 禁忌症: Eisenmenger综合症。 手术方法 介入治疗(TEE引导下封堵术) 常规手术 直接缝合(直径0.5cm) 补片修补(干下或直径0.5cm) 手术方法 (1)年龄通常≧3月龄; (2)有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单纯膜周VSD,1岁以内者VSD直径4~8mm; (3)有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单纯肌部VSD,直径﹥3mm和多发肌部VSD; (4)干下型VSD不合并明显主动脉瓣脱垂者,1岁以内者VSD直径﹤6mm; (5)外科手术后残余分流; (6)心肌梗死或外伤后室间隔穿孔。 手术方法 手术方法 手术方法 THANK YOU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