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课件全面完整解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 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管理上不要求或核算上不便于单独核算,因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如机器设备的折旧费、修理费、生产用低值易耗品的摊销、设计制图费和试验检验费等,生产工艺用的动力如果没有专设成本项目,也列入制造费用; 3 车间、分厂等生产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车间管理用房屋的折旧费和修理费,车间管理用具的摊销,车间管理用的照明费、取暖费、差旅费和办公费等。 二 制造费用的归集 1 制造费用的归集与核算是通过“制造费用”科目进行的。该科目借方登记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贷方登记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月末一般无余额。该科目应按车间或部门设置明细账,账内按费用项目设专栏,分别反映各车间、各部门各项制造费用的支出情况。 2 制造费用发生时,借记“制造费用”科目,贷记“原材料”、“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累计折旧”、“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 制造费用的分配 如果一个生产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则该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可直接计入该产品成本。如果一个车间生产的产品不止一种,则该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应采用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各种 产品成本。 制造费用的分配就是将各车间发生的费用分配计入该车间生产的各种产品成本中,即制造费用的分配对象是车间生产的各种产品,制造费用是按车间分别进行分配的。 (一)生产工时比例法 1 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是按照各种产品所用的生产工时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 2 计算公式: 制造费用分配率 =制造费用总额/各产品生产工时之和 当月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当月该产品生产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 其中作为分配标准的生产工时可以是实际工时,也可以是定额工时。 3 特点: 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能将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与产品负担分配结果比较准确合理。 例1 新大工厂8月份生产A、B两种产品,共发生制造费用为12280元,选择产品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A、B产品所耗生产工时分别为2000小时、1070小时。 要求:列出计算过程;作帐务处理. 制造费用分配率=12280/3070=4(元/小时) A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2000×4=8000(元) B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070×4=4280(元)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8000 —B产品 4280 贷:制造费用 12280 产品 分配标准(生产工时) 分配率 制造费用 A产品 2000 ? 8000 B产品 1070 ? 4280 合计 3070 4 12280 制造费用分配表 (二)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1 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是按各种产品生产工资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 2 计算公式是: 制造费用分配率 =制造费用总额/各产品生产工人工资之和 当月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当月该产品生产工人工资×制造费用分配率 3 特点: 工资费用分配表中有现成的生产工人工资的资料,核算工作比较简单。但采用这种方法各种产品的机械化程度应该差别不大,否则机械化程度高的产品,由于工资费用少,分配负担的制造费用就少,影响费用分配的合理性。 例2 新大工厂机加工车间5月份生产的A、B、C三种产品的实际生产工人工资分别为30000元、32000元、54000元,当月该车间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为160000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160000/(30000+32000+54000) =1.356(元) A产品应分摊制造费用=30000×1.356=40680(元) B产品应分摊制造费用=32000×1.356=43392(元) C产品应分摊制造费用=54000-40680-43392=75928(元) (三)机器工时比例法 1 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是按产品生产时机器设备运转时间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 2 计算公式 制造费用分配率 =制造费用总额/各产品实际机器工时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该产品的实际机器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 3 特点: 这种方法适用于在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车间,因为在这样的车间中折旧费、修理费的大小与机器记录的准确性有密切联系。 例3 新大工厂机加工车间5月份生产的A、B、C三种产品的实际机器工时分别为31000小时、32000小时、50000小时,当月该车间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为160000元。 制造费用分配=160000/(31000+32000+5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