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救护基本技术-心肺复苏-副本ppt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胸外心脏按压 – 2010 AHA 指南 施救者位置:站或跪在病人一侧胸旁 部位:胸骨下半部(在两乳头与胸骨交叉处) 手指不接触肋骨,手不离开胸壁 幅度:成人至少 5 cm ,婴儿或儿童至少1/3胸廓深度(至少 4 或5 cm) 频率:至少100次/分 时间:按压与放松时间比 1: 1 按压与通气比例:30: 2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避免过度通气 一旦放置气管插管(高级气道支持),复苏者按压循环即不再受通气节律的扰,以100次/分连续按压;人工呼吸8-10次/分 每2分钟(5个30: 2循环)交换一次按压者,轮换应在5 秒钟以内完成 旁观者如果未经过 CPR 培训,应进行 Hands-Only(单纯胸外按压)的 CPR,即为突然倒下的成人患者仅进行胸外按压并强调在胸部中央“用力快速按压, 或者按照急救调度的指示操作。施救者应继续实施单纯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直至 AED 到达且可供使用,或者急救人员或其他相关施救者已接管患者。 所有经过培训的非专业施救者应至少为心脏骤停患者进行胸外按压。另外,如果经过培训的非专业施救者有能力进行人工呼吸,应按照 30 次按压对应 2 次呼吸的比率进行按压和人工呼吸。施救者应继续实施心肺复苏,直至 AED 到达且可供使用, 或者急救人员已接管患者。 2010 AHA 指南 关于“早期除颤” 心脏骤停: 1 min 内开始作 CPR,存活率达 40-64 % 1 min 内开始电除颤, 存活率可达 90 % 4-6 min 内开始电除颤,存活率可达60% 10 min 开始电除颤,存活率低于5% 心室颤动: 是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占80%以上) 每延迟 1 min除颤, 成功率下降 7-10 % ▲ 早期除颤:院外5 min完成,院内3min内完成 2005 / 2010指南: 现场复苏需电除颤时仅做1次电击,之后立即行CPR,应在给 5 组30: 2 CPR(约2min)后再检查心律 2000指南:连续3次电击 普及公众除颤(PAD) 8岁或8岁以上儿童(体重超过25 kg), 可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s),8岁以下儿童或婴幼儿不建议行AED。 成功电除颤取决从室颤发生到行首次电除颤治疗的时间。 现场急救人员行早期电除颤的目标是:在医院任何地方或救护车内发生的心脏停搏,从发病至电除颤的时间限在3分钟内。 院内复苏反应时间为:必须经纠正后记录的除颤时间才被认为是可靠的。 除颤与CPR结合的重要性 目击倒下的室颤型心脏骤停患者,如没有提供CPR,每延迟1分钟除颤,其生存率下降7-10%;如有旁观者CPR,生存率约平均每分钟下降3-4% 旁观者CPR能使生存的成人患者保持完整的神经系统功能,尤其是突发心脏骤停后约5分钟内实施除颤者;CPR能延长室颤的时间(延长窗口期使除颤成为可能)并提供心、脑组织一定的血氧灌注 单纯依赖基础的CPR是无法消除室颤并恢复灌注型节律的 为获得最佳的生存机会,此类病人应三管齐下:①启动急救系统②开始CPR③使用AED/除颤仪 盲目除颤? 在无心电监护或心电图诊断的情况下,实施的除颤称为盲目除颤。 目前盲目除颤的必要性已不大。因为手动式除颤仪均配备快速显示的监测器。 强调1次除颤后立即进行CPR 连续除颤浪费时间,导致胸外有效按压中断时间的延长 动物实验研究显示,因节律分析或呼吸复苏而频繁、长时间地中断胸外按压与复苏后心肌功能不全和生存率下降有关,与室颤转复可能性的降低有关 3次除颤导致除颤后进行的按压时间延搁达37秒;1次除颤未成功,进行CPR的价值大于再次的除颤 除颤 自动体外除颤(AED)?? 在院前AED流程中,1分钟内使用第1次的成功率可达94%。推荐在院内使用AED,特别是有除颤特征时。 使用双向波除颤是安全有效的,研究表明双向波比单向波更有效,所用的能量低(200 J)。可选用单向波、双向波、手工或AED进行除颤,但是何种方法最好目前尚无定论 单向波: 360 J 单峰双相波(双向方形波/截断指数波/MTE):150-200 J 直线双相波:120J 成人非同步除颤能量 对于婴儿,应首选使用手动除颤器而不是 AED 进行除颤。如果没有手动除颤器,则优先使用装有儿童剂量衰减器的 AED。如果二者都没有,可以使用普通 AED。 除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