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会考复习资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中物理会考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 力学
第一章 力
一、会考要求的知识内容
1.力、力是矢量 2.力的合成和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
3.重力,万有引力 4.形变和弹力,胡克定律
5.静摩擦力 6.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公式和动摩擦因数
二、复习举例
1、对力的基本认识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力的作用效果
力是矢量 对力的表述可以文字、语言、图示、示意图等方式进行
力的相互性 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区分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例1: 如图所示,轻绳系一重物悬挂于天花板上。
(1)分析物体受的力
(2)分析与之相关的力,并区分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例2:跳高运动员从地面跳起这是由于( C )
A、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运动员受的重力
B、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
C、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的重力 D、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运动员受的重力
例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绳拉物体使物体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相等。(对)
(2)当物体以2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时,绳拉物体的力大于物体拉绳的力。(错)
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矢量运算遵从的法则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若两个的大小不变,随着两个力之间夹角的增加,两个力的合力减小。
合力的取值范围在
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E )
A、合力一定大于两个分力 B、合力一定大其中一个分力
C、合力一定小于两个分力 D、合力一定小于其中一个分力
E、随着两个力间的夹角增加,合力减小。
例2:用图解法求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沿平行斜面方向、垂直斜面方向的分力,已知物体的质量为10kg。(g取10m/s2)
例3:已知F1=3N , F2 =5N , F3 =6N,当三个力同时作用在质量m=1kg 的物体上时,物体可能具有的最大加速度和最小加速度。(14、0)
3、摩擦力(
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1) 滑动摩擦力:
说明:a、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
(2)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到底多大,具体情况要做出分析
大小范围: O≤f静≤fm (f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摩擦力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例1:一长纸带(质量不计)夹在书内,书对纸带的压力为2N,纸带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要将纸带匀速度拉动一小段距离,拉力应为( B )
A、0.4N B、 0.8N C、1.6N D、 2N
例2:用水平力F 将木块紧压在紧直墙壁上静止不动,当力F 增加时,木块受到墙对它的支持力N 和摩擦力f 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B )
A、 N增大, f 增大 B、 N增大, f 不变
C、 N不变, f 增大
D、 N不变, f 不变
例3:如图所示,木块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 、F2和摩擦力f 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F1,则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D )
A、10N 方向向左 B、6N 方向向右
C、2N 方向向左 D、0
第二章 物体的运动
一、会考要求的知识内容
1.机械运动 2.质点,位移和路程
3.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速率,匀速直线运动公式 4.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速度图象
5.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6.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位移
7.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8.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
二、复习举例
1、对位移、速度、加速度三个重要的物理量的认识
三个物理量分别是描写什么的;是如何定义;矢量的大小含义,方向如何
(1)区分位移与路程
例:皮球从5米高处自由下落,落地后反弹,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