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火力发电厂设备状态检修.doc

发布:2017-06-08约2.9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火力发电厂设备状态检修 来源:湘潭电机集团有限公司 / 关于火力发电厂设备状态检修之我见 摘要:当前,随着国家电力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电力企业的发供电效益逐渐向市场经济过渡已成必然趋势,而发供电的安全可靠性既是电力企业效益的保证又是用户选择电网的依据,所以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设备管理 状态检修 设施方法      在新的环境下,我们必须在过去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大胆创新,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以提升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而状态检修就是对中国发电设备传统的计划(定期)检修方式进行改革的设备维修管理策略和维修技术,是提高中国发电设备可靠性和可用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减少维修工作量及检修费用、提高经济性的必然方向。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状态检修的过程和意义。   1评估目的   从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出发,一切维修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保持和恢复设备的固有可靠性,即根据设备及其部件的可靠性状况,以最少的维修资源消耗,采用逻辑决策分析的方法,确定所需的维修内容、维修类型、维修间隔期和维修级别,制定出设备预防性维修大纲,从而达到优化维修的目的。   通过改进设备设计和制造,可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水平,并可能改变故障后果,但这项工作一般不包括在传统RCM分析评估工作中。   2评估主要内容   RCM评估的主要工作结果是制定出设备的预防性维修大纲,它是设备预防性维修要求的汇总文件,将作为编制其他维修技术文件(维修技术规程、维修工作卡等)和准备维修资源(备件、材料、仪表设备、人力等)的依据。   2.1 分析确定重要功能设备(维修分析)   设备的大多数部件发生故障时并不对整体设备产生严重影响,因此进行维修分析时,首先应找出哪些是重要功能设备(部件),这些部件是指在故障后具有安全性后果;经济性后果;环保性后果;可靠性后果;机组效率后果。   2.2 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分析)   通过潜在性故障和隐蔽性故障的分析,进一步明确重要功能部件的故障模式及其后果。   2.3 预防性维修类型确定(逻辑决策分析)   通过逻辑决策分析,决策分析出不仅技术上可行,而且又有效果的预防性维修工作类型,包括定时拆修;定时报废;视情维修;隐患检测;综合性维修。   如果设备找不出既技术可行又有效果的维修类型,则建议考虑改进设计方案。上述视情维修和隐患检测即为预知性检修。   2.4 维修间隔期及维修级别的确定   采用安全性分析和经济性分析的方法,确定类型不同的维修工作的间隔期及维修级别。将多项维修工作组合为成套预防性维修工作。   3 实施技术方案   3.1 普及性培训:对全厂维修管理、技术、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3.2 专业培训:对实施RCM分析的工作组成员进行详细的理论及评估方法培训。   3.3 确定重要功能部件:采用工作会议形式,讨论分析设备已有的数据和资料,参照以往经验及研究成果,找出重要功能部件。   3.4 故障模式分析:采用潜在性故障的概念,对重要功能部件的主要故障模式进行分析,找出可能的潜在故障模式,通过检测(视情维修)等手段,预防故障的发生。   3.5 故障影响分析:采用隐蔽性故障的概念,对故障的后果(影响)进行分析,找出检验与排除隐蔽性故障的措施,以预防多重故障的发生。   3.6 确定预防性维修类型:采用工作会议形式,确定技术上可行又有实际效果的适合于某一部件的预防性维修类型,对每个重要功能部件的每一种故障模式都需进行一次逻辑分析。   3.7 确定维修间隔期:对不同的维修类型按照安全性和经济性消费的方法确定其间隔期。   3.8 确定维修级别:确定维修的大、中、小修级别。   3.9 评估结果报告:审查确认评估结果可用于制定初步预防性维修大纲,提出维修大纲及设备设计改进方案。   3.10 效果分析:提交按照维修大钢制定的维修方案实施后的效果分析方法及报告。   4评估结果分析   初期评估工作从安全、经济、环保、可靠性、机组效率等五个方面进行,分类的主要方法是采用用RCM理论,对系统、设备、部件进行分类,对系统和设备的重要性进行评估打分,制定等级,找出影响机组可靠性和经济性大的设备和部件,并制定分类表。一般A类设备占10%~15%,B类设备占55%~70%,对A、B级设备优先考虑纳入状态检修。   4.1 确定重要功能设备   分类结果,确定A类设备有锅炉系统:锅炉本体、主燃烧器、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引风机、主给水电动门、主给水调节门等;汽机系统:汽机本体设备、电动主汽门、主汽调节门等;电气系统:发电机、主励磁机、主变压器、SF6断路器、引风机电动机等。   确定B类设备有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