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第五章 近代学前教育.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874年3月,文部省决定成立以培养幼儿教育师资为目的东京女子师范学校。这标志着日本第一所幼儿教师培养机构的正式开办。 1876年,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正式成立,这所幼儿园就是日本第一所公共学前教育机构。 1877年,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制订了幼儿园规则,对后来日本各地幼儿园的兴起起了示范和推动的作用。 幼儿园的目的是:“发掘学龄前儿童的天赋知觉,启迪其固有的心智,滋补其健全的体魄,使其通晓交际情谊,具备良好的言谈举止。” 入园年龄为3-6岁。 保育费月额为2角5分。 定员在150人左右,按5岁、4岁、3岁年龄编班。 每天的保育时间为5小时。 保育科目有物品科、美丽科、知识科。 (二)简易幼儿园、保育所和教会幼儿园的建立 1882年,文部省在各府县学务课长会议上提出了一条“关于幼儿园制补充规定”。 文部省所属幼儿园一切费用完全自理,各地方幼儿园也应如此。 幼儿园的规模不宜过大。 办园方式可任意选择,但提倡设置简易幼儿园。 1884年,文部省发出禁止学前儿童提前进入小学学习的通知,指出可以利用一部分小学校舍,以幼儿园的方法,对年龄较小的儿童进行教育。 到1885年,幼儿园已由原来的二三个府县扩展到12个府县,幼儿园数已达30所。 1892年,东京女子师范附属幼儿园增设一个分园。这是日本第一所为贫穷阶层幼儿服务的公立保育机构。 这种简易幼儿园的特点是,管理简单、设施比较简陋,实行不分年龄的半日制集体保育制度。 1893年,日本第一个常设托儿所“新泻静修学校幼儿保育会”成立。 同时,日本还出现了工厂附属保育所。 到了20世纪,日本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幼儿园及托儿所的二元学前社会教育机构。 1878年,美国传教士哈芜创办了日本第一所由教会人士开办的幼儿园“颂荣幼儿园”。 一般认为,日本第一所基督教幼儿园是北陆英和幼儿园,由美国人波特1886年在金泽市创办。 二、福禄贝尔学前教育思想的传入及影响 自幕府末年开始,直至整个明治时期,除哈芜等外来学者外,许多日本人也发表译文或著述宣传福禄贝尔创办的幼儿园及教育方法。 1875:近藤真琴《育儿之卷》——“儿童花园”。 1876:日本新闻杂报——《福禄贝尔幼儿园理论摘要》 1876:关信三——《幼儿园记》。 这本书被认为是日本有关幼儿园教育的第一部重要著作。 福禄贝尔恩物也被幼儿园予以照搬并置于教学的重点。 1879:关信三——《幼儿园20例游戏》。 1885:饭岛半十郎——《幼儿园入门》 三、近代学前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 (一)明治初期教育法令中关于学前教育的规定 1879年9月,明治政府颁布了新的自由教育令《教育令》。 该令第一条规定有“全国的教育行政由文部卿统辖,学校、幼儿园、图书馆等,不论公立、私立都要受文部卿的监督。” 1880年12月,文部省又公布了《修改学校令》。 1890年,文部省颁布新的《小学校令》。 1899年的《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 1899年6月,文部省颁布了《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这是日本首次由政府颁布的有关幼儿园的正式法令。它是日本幼儿教育走向制度化的重要开端,在日本幼儿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这个幼儿园规程的特点是,对幼儿园的设置标准、编制规模、保育的时间、内容、目的都做了明文规定,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入园年龄为3-6岁。 每天的保育时间为5小时。 每个保姆照料儿童数在40人以内。 每所幼儿园招收儿童数位100-150人。 保育目的在于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全发育,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辅助家庭教育。 保育内容为游戏、唱歌、谈话、手记4项。 园舍应为平房,设有保育室、游戏室和职员室等。 保育室的大小,每4名幼儿不得少于3.3平米。 室内应具备恩物、绘画、玩具、乐器、黑板、桌椅、钟表、温度计和取暖设备等。 有关占地、饮水、采光等要求,均参照小学校令执行。 1900年8月,文部省为了进一步普及幼儿教育和规定幼儿教师标准而重新修改了1886年颁布的《小学校令》,明确规定在小学校里可附设幼儿园。 幼儿园可设园长。 市镇村立幼儿园园长、保姆的录用和解聘由府县知事批准,私立幼儿园由设置者呈报府县知事。 幼儿园保育者称为保姆,保姆为女性,需具有寻常小学正教员或准教员资格,或由府县知事认可者。 * 这个协会到1869年所设立的幼儿园有7所,包括“私立幼儿园”和“地区幼儿园“。 1871年,以别劳夫人为核心设立了“教育协会总会”。这个协会在德勒斯设置了“福禄贝尔学院。”培养幼儿园女教师和进行女子继续教育,还设立了婴儿托儿所、家庭联合幼儿园,以及民众幼儿园,作为该学院的实习机构。 1871年,格尔德修米特女士成立“莱比锡家庭教育民众教育协会”,第二年开设了民众幼儿园和莱比锡幼儿园女教养员养成所。 1859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