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教学改革思考和建议(X).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师指导阅读要解决: 激发动机——为什么要读书 解决问题——读什么 掌握方法——怎样读 适时反馈——读后怎么办 阅读:解决基本事实和现实发展区的问题,发现最近发展区的问题。 第三要素:引导与点拨 引导与点拨在于对疑难、关键、重要问题的理解和系统化认识。 复习课中教师引导的重要方式在于教师的讲解,教师的讲解着眼于: 激发动机 启发思考 拓展思维 为学生走出思维误区提供帮助 讲解应是对学习内容精炼的归纳,对方法策略精辟的点拨,对规律精要的总结(相近知识的联系、相似知识的异同、解题的一般方法与同类题的共性技巧等)。 一般性的知识串讲只能解决知识的回忆,不能解决复习中需解决的多种问题。 第四要素:示范与训练 对解题规范的示范,让学生练习和训练,深化巩固对知识的理解,促进能力的提升。 精选例题:例题应有明确的示范和练习价值。好的例题应是符合考试要求和学生实际。 选例题应思考:它能解决什么问题,优势是什么,其不足之处是什么?怎样扬长避短?可以从涉及的知识点、综合性拓展空间,能否产生多种变式进行思考。 训练:这是知识转化为能力最重要的途径。 课堂练习的价值: 暴露问题 巩固知识 提升能力 规范格式 注意: 1、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在其实践、体验、感悟中逐步形成的,仅学习教师设计知识图表难于形成真正有价值的知识结构。 2、复习课的过手在于结构的完善和能力的提升。 告别没有暴露问题的复习,让复习课的针对性得到提升。 六、关于评讲课 1、评讲课的功能 通过评讲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某类知识和结构,更好地掌握某类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评讲课的要求和评讲要点 阅卷有方 发现问题 评讲结合 有的放矢 借题发挥 拓展思路 对于一般性的错误,由学生互动、看书、个别解决。 重点评讲题的评讲要点: 1、这是什么性质(类型)的问题 2、这类问题涉及什么知识和能力 3、这类问题的一般表现形式和解题思路 4、这类问题的解决可能出现的症结 5、本题出现错误的类型及原因 6、本题解题的规范形式 7、本题可能出现的拓展、深化的方向 8、学生进行变式训练 应注意:教师引领、学生参与、师生共评 告别仅是对答案,教师解题式的评讲,让师生的讲、评、练、扩充分结合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什么? ◎特殊的认识过程——以间接知识为主要学习对象的认识过程。 追求基础知识的掌握; 追求学科素养的形成(学科思想、学科方法、学科能力); 追求基本学习品质的提升(主动参与、专注、质疑、思考、反思、迁移等)。 ◎学生的情意发展过程 追求学习兴趣的激发; 追求学习情感的丰富; 追求意志的强化。 ◎学生的社会化发展过程 追求对团队的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追求形成在团队中生活、学习、工作的能力; 追求与他人交往合作的素质形成; 追求个人对团队的责任。 ◆学生是怎样在学习的? 个体信息的来源: 10%——听 83%——看 4%——嗅 1%——尝 2%——触摸 通常我们只能记住: 读过的10% 听过的20% 看过的30% 听和看过的50% 自己说过的70% 自己做过的90% 听课只是一种学习方式。 ◎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决定个体发展的三个要素:遗传、环境、教育,只是提供了个体发展的必要因素,提供了个体发展的多种可能,但它不能自动地转化为个体发展的现实,而只有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即个体活动,才能得以实现。 学生的外显的学习方式:倾听、阅读、交流、笔记、叙述、练习、操作等。 学生隐性的学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