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控制系统编程与实现课件 任务十一 自动装车上料控制系统编程与实现.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LC控制系统编程与实现
PLC控制系统编程与实现
任务十一 自动车上料控制系统编程与实现
任务提出
任务目标
相关知识
任务分析
任务实施
任务训练
PLC控制系统编程与实现
一.任务提出
会运用“顺序控制设计法”来设计自动装车上料控制
系统梯形图程序,能够熟练运用编程软件进行联机调试。
PLC控制系统编程与实现
二. 任务目标
1.进一步熟练掌握梯形图指令的应用。
2.掌握顺序功能语言的应用。
3.熟练模拟运行并调试。
三.相关知识
1.基本知识
用经验设计法设计梯形图时,没有一套固定的方法和步骤可以遵循,
具有很大的试探性和随意性,对于不同的控制系统,没有一种通用的容易
掌握的设计方法。在设计复杂系统的梯形图时,用大量的中间单元来完成
记忆和互锁等功能,由于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它们往往又交织在一起,
分析起来非常困难,并且很容易遗漏一些应该考虑的问题。修改某一局部
电路时,很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对系统的其他部分产生意想不到
的影响,因此梯形图的修改也很麻烦,往往花了很长时间还得不到一个满
意的结果。用经验设计法设计出的复杂梯形图很难阅读,给系统的修改和
改进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顺序控制系统
如果一个控制系统可以分解成几个独立的控制动作,且这些动作必须严
格按照一定的先后次序执行,才能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这样的系统称为顺
序控制系统,也称为步进控制系统。
三.相关知识
⑵顺序控制设计法
顺序控制设计法是针对顺序控制系统一种专门的设计方法。这种方法是
将控制系统的工作全过程按其状态的变化划分为若干个阶段,这些阶段称为
“步”,这些步在各种输入条件和内部状态、时间条件下,自动、有序地进
行操作。
通常这种方法利用顺序功能流程图来进行设计,过程中各步都有自
己应完成的动作。从每一步转移到下一步,一般都是有条件的,条件满
足则上一步动作结束,下一步动作开始,上一步的动作会被清除。
顺序控制设计法是一种先进的设计方法,很容易被初学者接受,对于有
经验的工程师,也会提高设计的效率,程序的调试、修改和阅读也很方便,
成为当前PLC程序设计的主要方法。
三.相关知识
(3)顺序功能流程图的组成
顺序功能流程图主要由步、有向连线、转换、转换条件和动作(命令)组
成,如图4-7所示。
图4-7 顺序功能流程图的结构
三.相关知识
(4)转换实现的基本规则
① 转换实现的条件。
在顺序功能流程图中步的活动状态的进展是由转换的实现来完成的。
转换实现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该转换所有的前级步都是活动步。
◆相应的转换条件得到满足。
② 转换实现应完成的操作。
转换的实现应完成以下两个操作:
◆使所有的后续步都变为活动步。
◆使所有的前级步都变为不活动步。
三.相关知识
(5)顺序功能流程图的基本结构
① 单序列是由一系列相继激活的步组成,每一步的后面仅有一个转换,
每一个转换的后面只有一个步(见图4-8a),单序列的特点是没有下述的分支
和合并。
② 选择序列的开始称为分支 (见图4-8b),转换符号只能标在水平线之
下。如果步5是活动步,并且转换条件h=1,则发生由步5向步8的进展。如果步
5是活动步,并且k=1,则发生由步5向步10的进展。如果将选择条件k改为,则
当k和h同时为1状态时,将优先选择h对应的序列,一般只允许同时选择一个序
列。
选择序列的结束称为合并 (见图4-8b),几个选择序列合并到一个公共序
列时,用需要重新组合的序列相同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