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医科大学-生理学--生理第3章.pptx

发布:2018-09-15约7.89千字共5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血液 blood; 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占全血的容积百分比。男=40%~50%;女=37%~48%;二、血量 blood volume 占体重的7%~8%≈70~80ml/kg体重; 60kg体重者,血量约为4.2~4.8L。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比重 specific gravity 1.全血:1.050~1.060,取决于血细胞数量 2.血浆:1.025~1.030,取决于血浆蛋白含量 (二)粘度viscosity (以水为1) 1.全血:4~5,取决于血细胞比容高低 2.血浆:1.6~2.4,取决于血浆蛋白含量 ;(三)血浆渗透压 osmotic pressure; 1.晶体渗透压:血浆中晶体物质如无机 离子、尿素、GS等所形成的渗透压。 为5751mmHg。生理作用:维持细胞 内外水的平衡和细胞正常体积。 2.胶体渗透压:血浆蛋白等高分子物质 所形成的渗透压。约25mmHg,其中 白蛋白因分子量小、数量多,故胶体 渗透压主要来自白蛋白。生理作用: 维持血管内外水的平衡和血浆容量;(四)血浆pH 1. pH:7.35~7.45 2.缓冲物质: 血浆中 RBC内 NaHCO3/H2CO3 KHb/HHb Na2HPO4/ NaH2PO4 KHbO2/HHbO2 Na-蛋白质/H-蛋白质 KHCO3/H2CO3 K2HPO4/ KH2PO4;第二节 血细胞 blood cells;二)红细胞生理特性 1.可塑变形性plastic deformation;2.悬浮稳定性 suspension stability 红细胞稳定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通常以第一小时末红细胞沉降距离来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即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 tation rate,ESR)。 男:0~15mm/h 女:0~20mm/h(韦氏法) *血沉加速是红细胞叠连的结果,见于妊娠、活动性结核、风湿、肿瘤。叠连形成快慢的因素不在于红细胞本身,而在于血浆成分的变化。;3.渗透脆性 osmotic fragility RBC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 RBC在低渗盐溶液中膨胀破裂,释放Hb,称为 渗透性溶血。 RBC在: 0.85%NS溶液中 形态正常 0.42%NS溶液中 部分细胞破裂溶血 0.35%NS溶液中 全部细胞溶血 *表明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具有一定抵抗力。*抵抗力低,脆性高;抵抗力高,脆性低。如遗 传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RBC脆性增高。 ;(三)红细胞功能 1.运输O2和CO2。 2.对机体产生的酸碱起缓冲作用。 (四)红细胞生成调节 *红骨髓造血干细胞→红系定向祖细胞→原 红细胞→早幼RBC→中幼RBC→晚幼RBC→网 织RBC→成熟RBC。 *RBC的功能物质是Hb,Hb分子由一个珠蛋白 和四个血红素(亚铁原卟啉)组成。 1.生成原料 ①铁:内外源性铁与转铁蛋白结合运至幼 RBC。缺乏→Hb合成减少→缺铁性贫血 ②蛋白质 为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2.成熟必需物质 ① 叶酸; ②维生素B12 两者均是合成DNA的辅酶;叶酸须转化 为四氢叶酸,才能合成DNA,叶酸转化需 维生素B12参与;维生素B12的吸收需内 因子参与。 叶酸与维生素B12缺乏:影响幼RBC的 分裂和Hb合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内因子缺乏: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巨 幼红细胞性贫血;3.生成调节物质 红系祖细胞依其所处发育阶段分成两个亚群: 早期的红系祖细胞即爆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BFU-E) 晚期的红系祖细胞即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 ⑴爆式促进激活物burst promoting activator: 作用于BFU-E,使其从细胞周期中的静息状态 (G0期)进入DNA合成期。 ⑵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 ① EPO:一种主要由肾皮质管周间质细胞(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