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医科大学生理学—06—4小肠内消化.ppt

发布:2018-08-17约1.28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碳酸氢盐:胰腺小导管细胞分泌。 作用:中和胃酸,免腐蚀,为消化 酶提供适宜pH环境 胰腺腺泡细胞分泌消化酶有: 2.胰淀粉酶:。 作用:淀粉 麦芽糖 早期诊断胰腺炎依据之一 * * 一、胰液分泌 (一)成分及作用 由胰腺腺泡细胞和小导管细胞分泌的碱性液体。pH=8.0,1.5L/日 水 成分 无机物:Na+, K+, Cl-, HCO3- 有机物:三大营养物质消化酶 第四节???小肠内消化 pH=7.0 3. 胰蛋白酶原 胰蛋白酶 糜蛋白酶原 糜蛋白酶 二者分别作用蛋白→月 、胨 二者共同作用蛋白→多肽、氨基酸 4.胰脂(肪)酶 甘油三酯 脂肪酸+甘油一酯+甘油 肠激(致活)酶 示 辅脂酶;pH=8.0 (一) 胰液分泌的调节 迷走N→腺泡细胞→酶多,水、 碳酸氢盐少? 内脏大N 2.H调节 促胰液素(S)→水、碳酸氢盐多,酶少 缩胆囊素(I)→水、碳酸氢盐少,酶多 1.N调节 胆碱能f→胰液分泌↑ 肾上腺素能f→胰腺的 血管收缩→胰液分泌↓ 头期N调节为主 胃期和肠期H调节为主 二、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一)胆汁(600~1200ml/日,弱碱性)成分 1.胆盐:胆汁酸+Na+,K+形成的盐,在水中形成 微胶粒。胆固醇、磷脂、脂肪酸、脂溶性维 生素渗入微胶粒形成混合微胶粒。 2.胆固醇和磷脂:脂肪乳化剂。肝脏利用胆固 醇合成胆汁酸;胆固醇与胆盐比例适当时, 胆固醇呈溶解状态,当胆固醇↑或胆盐↓→ 形成胆石。 3.胆色素:Hb分解产物 (二)胆汁的作用 1.促进脂肪消化和吸收 2.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三) 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1.体液因素 ①缩胆囊素:胆囊收缩,Oddi括约肌舒张。 ②?secretin:刺激肝胆管分泌富含水、钠 和碳酸氢盐的胆汁。 ③胆盐:通过肠-肝循环刺激胆汁分泌。 ④gastrin:作用于细胞,引起胆汁分泌;刺激 HCl分泌?12指肠?secretin?胆汁分泌 2.神经因素 迷走N是条件和非条件反射的 传出N?刺激肝胆管分泌富含水、钠和碳 酸氢盐的胆汁 三、小肠液的分泌 (一)小肠液的性质,成分 1.12指肠腺:富含粘液和碳酸氢盐的液体, 保护12指肠粘膜免受消化液消化和中和 HCl; 2.小肠腺:粘液 水 电解质 肠激(致活)酶 (二)分泌的调节 主要受局部因素调节 食物和消化产物对小肠粘膜的牵张和化 学刺激?壁内N丛?局部反射?引起小 肠液分泌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