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 清华大学出版社.pdf

发布:2017-05-19约1.12万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篇 管理会计基本方法 第一章 总论 【本章结构图】 【学习目标】 * 了解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掌握管理会计定义。 * 掌握管理会计的职能和内容。 * 理解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掌握管理会计的特点。 * 了解管理会计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重点难点提示】 * 管理会计的职能和内容。 * 管理会计的特点。 【案例引导】   朱俊为是德国大众合资汽车制造公司的总经理,面对轿车市场激烈的竞争,尤其是日 系轿车的竞争,他一直在思考如何确保并稳定大众汽车在国内原有的市场地位。为此,他 组织企业的管理层就大众汽车的目标市场定位、产品生产系列、成本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 入的分析和对比。会议纪要表明,与日系汽车相比,大众汽车的生产成本、内部设计以及 市场定价等处于竞争劣势地位。面对这种情况,你认为大众汽车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目 前企业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管理会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自问世以来,同其他学科一样也经历了从小到大、从简 单到复杂及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   一、管理会计的形成   管理会计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经营管理现代化的需要逐渐 发展起来的。管理会计是管理与会计的有机结合,它将管理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等相 关学科应用于会计学科,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信息,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 物。   管理会计作为现代会计的一大分支,其产生时间可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产 业革命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其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生产专业化、社会化程度和自 由竞争日益激烈,原来那种单凭经验和主观臆断的管理方法已不能适应企业管理的需要, 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美国人泰罗提出一套科学学说。他把秒表带进车间,研究车间工 人的操作,通过对动作与时间的研究,他认为可以在动作和时间方面求得高度的标准化, 以降低人工成本和提高企业利润。他把每一个动作尽可能分解为许多基本动作,然后通过 观察最熟练工人的操作,从中找出最快与最好的操作方法,再加上一些额外时间(必要的 休息和耽搁),作为额定时间,在此基础上定出一天的额定工作量,并根据每天完成的好 坏,给予高低不同的工资,这种做法被称为高工资低人工成本,这一制度的推行,大大 降低了人工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   与此同时,与泰罗同时代的埃默森,改革了劳动工资制度,在会计业务中增加了标 准人工成本和成本差异,从而出现了标准人工成本法。后来,另一位管理学家甘特把 标准人工成本法引进到材料和制造费用的成本管理中去,形成了标准材料成本、标准制 造费用成本等标准成本体系。最后由哈特菲尔德等将标准成本计算与期间损益计算结合 起来,并运用账簿进行核算,形成标准成本制度。1919年,随着美国全国成本会计师协会 的成立,标准成本制度得以迅速推广。标准成本制度的建立为管理会计的形成奠定了重要 基础。   在标准成本制度产生的同时,美国一些企业和政府机关开始对各项管理费用实行预算 控制制度。预算控制与标准成本制度一样,是把科学管理原理引进到了会计工作中。 1907年,卡彭特最先系统地阐述了预算控制思想。预算控制起先只限于单向预算,如销售 费用预算、管理费用预算等,后来才逐步发展为多项预算及企业的全面预算,即预算控制 制度。   标准成本制度和预算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行,标志着管理会计雏形的形成。标准成本 制度和预算控制制度是现代管理会计的基础,被公认为是管理会计的两大支柱。   正是由于众多学者的努力,从1920年以后,管理会计才开始慢慢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 来,成为一门崭新的学科。   二、管理会计的发展   20世纪40年代,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进入了所谓战后期。一方面, 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并大规模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生产力获得十分迅速的发展;另一方 面,企业进一步集中,跨国公司大量涌现,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经营日趋复杂,企业 外部的市场情况瞬息万变,竞争更加剧烈。在这种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企业管理人员不仅 要求会计人员及时地对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进行准确的计量和反映,更重要的是要预先对 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预测。这样,就促使会计的重心转向服务于企业内部的经营 管理。   面对这些新的环境和条件,战前风靡一时的泰勒的科学管理学说由于其重局部、轻 整体的观念无法适应环境的变更,而被后来的现代管理科学所取代。现代管理科学认为 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的重心在决策,把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放在了首位。现代管理 科学以系统论、控制论、运筹学、行为科学、高等数学为其理论基础和方法手段,同时结 合计算机技术,根据企业管理整体最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