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消费及其类型 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消费及其类型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分类、恩格尔系数;理解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总体水平的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几种消费类型的区别;恩格尔系数变化的含义。
能力目标
围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化,让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正确看待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增强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
2教学重点
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消费结构的变化及恩格尔系数
3教学难点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与人们收入差距大小之间的关系
4教学策略
消费虽然是学生都非常熟悉的问题,但他们对此却很少作一些理性的思考。从深层次讲,本课时涉及消费水平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差距、物价涨幅等宏观经济的关系,所以通过课前让学生搜集资料,感悟现实,查找问题,寻求答案,建构知识,从而深刻地认识到消费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关乎国计民生,为下一框题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奠定思想基础。
本框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五个环节:自主学习一情景导入——合作探究——建构知识——体验践行。自主学习主要在课前进行,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主要完成三方面的任务:(1)初步建构知识框架。(2)搜集相关典型资料。(3)提出存在困惑的问题。情景导入以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买房开始本节课的合作探究,其间学生们会展示搜集的资料并提出问题共同探究,通过一步步的探究,完成本框题知识体系的建构,最后由教师总结提升、走进生活体验践行,为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张志锐未来的生活消费作一个规划和设计。
5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
经济活动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一般来说,当买卖双方结束交换活动后,经济就进入了消费环节。请大家分析目前自己家庭近十年的消费状况。思考为什么居民消费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探究点一: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多媒体展示中秋节不同地方居民的消费方式以及与以前消费方式的不同。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不同地方居民的消费方式以及与以前消费方式的不同。
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居民的生活消费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展开讨论,每组选出代表,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生活消费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水平与结构、居民收入、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物价水平等。其中主要的是:
1居民的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前提与基础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居民收入对消费是怎样影响的?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积极思考与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点评:收入是消费的前提与基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人们的收入并不都是人们直接可以支配的,而是要扣除个人所得税等之后,才能归个人自由支配。例:城镇职工在取得合法收入之后,除缴纳个人所得税外,还要扣除“三险”及住房公积金等,余下的收入才可用于生活消费,即可支配收入。)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消费增长也较快;反之,当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时,消费增幅也下将。所以,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看教材漫画与材料,激发大家的兴趣并思考:材料与漫画反映了什么道理?
学生活动: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消费受消费习惯的影响,受过去收入水平的影响。
教师总结:居民消费不仅受当前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受过去和未来收入水平的影响。特别是未来收入,即预期收入,如果预期收入高,消费水平可能就高,相反,预期收入低,人们就会节制当前的消费。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关系 :
? 社会总人口(亿) 社会总金额(亿) 可能消费总量 ? 10 10 ? 差距大 2 8 5.5 ? 8 2 差距小 2 5 8 ? 8 5
总之,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缩小过大的收入差距,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2消费品价格
教师活动:承接前面问题的总结,继续设问: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人们的消费还受什么因素影响?
学生活动: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还要受物价水平影响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总结:
首先,消费品价格的变化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人们在一定时期的总收入是有限的,如果消费品价格上涨,会引起购买力下降,因而消费需求就降低。反之,则购买力提高,消费需求就增加。因此,物价的稳定对保持人们的消费水平,安定生活和稳定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也因为此,使得稳定物价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其次,不同消费品的价格变化,对人们消费的影响不同,一般说来,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