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的维护检修规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维护检修规程
一、总则
主题内容适用范围
1、本规程规定了离心泵的检修周期与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维护与故障处理。
2、本规程适用于常用离心泵。
3、编写修订依据是:
《质量标准化考核及评分办法》、
《机电设备完好标准》、
GB/T 5657—1995 离心泵技术要求
二、检修周期与内容
1、根据状态监测结果及设备运行状况,可以适当调整检修周期。
2、检修周期表如下:
检修方式 小修 大修 临时故障 周期 每日 半年 即时 3、检修内容
a、 小修项目
【1】检查清理冷却水、油封和润滑等系统。
【2】双支承泵检查清洗轴承、轴承箱、挡油环、挡水环、油标等,调整轴承间隙。
【3】检查修理联轴器及驱动机与泵的对中情况。
【4】处理在运行中出现的一般缺陷。
b、大修项目
【1】包括小修项目。
【2】对泵的前后护板、填料箱、叶轮、蜗壳、轴承进行检查更换。
三、检修与质量标准
1 拆卸前准备
1.1 掌握泵的运转情况,并备齐必要的图纸和资料。
1.2 备齐检修工具、量具、起重机具、配件及材料。
1.3 切断电源及设备与系统的联系,放净泵内介质,达到设备安全与检修条件。
2 拆卸与检查
2.1 拆卸附属管线,并检查清扫。
2.2 拆卸联轴器安全罩,检查联轴器对中,设定联轴器的定位标记。
2.3 测量转子的轴向窜动量,拆卸检查轴承。
2.4 拆卸密封并进行检查。
2.5 测量转子各部圆跳动和间隙。
2.6 拆卸转子,测量主轴的径向圆跳动。
2.7 检查各零部件,必要时进行探伤检查。
2.8 检查通流部分是否有汽蚀冲刷、磨损、腐蚀结垢等情况。
3 检修标准按设备制造厂要求执行,无要求的按本标准执行。
3.1 联轴器
3.1.1 半联轴器与轴配合为H7/js6。
3.1.2 联轴器两端面轴向间隙一般为2~6mm。
3.1.3 安装齿式联轴器应保证外齿在内齿宽的中间部位。
3.1.4 安装弹性圈柱销联轴器时,其弹性圈与柱销应为过盈配合,并有一定紧力。弹性圈与联轴器销孔的直径间隙为0.6~1.2mm。
3.1.5 联轴器的对中要求值应符合表2要求。
表2 联轴器对中要求表 mm
联轴器形式 径向允差 端面允差 刚性 0.06 0.04 弹性圈柱销式 0.08 0.06 齿式 叠片式 0.15 0.08 3.1.6 联轴器对中检查时,调整垫片每组不得超过4块。
3.1.7 热油泵预热升温正常后,应校核联轴器对中。
3.1.8 叠片联轴器做宏观检查。
3.2 轴承
3.2.1 滑动轴承
a.轴承与轴承压盖的过盈量为0~0.04mm(轴承衬为球面的除外),下轴承衬与轴承座接触应均匀,接触面积达60%以上,轴承衬不许加垫片。
b.更换轴承时,轴颈与下轴承接触角为60°~90°,接触面积应均匀,接触点不少于2~3点/cm2。
c.轴承合金层与轴承衬应结合牢固,合金层表面不得有气孔、夹渣,裂纹、剥离等缺陷。
d.轴承顶部间隙值应符合表3要求。表3 轴承顶部间隙表 mm
轴径 间隙 轴径 间隙 18~30
30~50
50~80 0.07~0.12
0.08~0.15
0.10~0.18 80~120
120~180 0.14~0.22
0.16~0.26 e.轴承侧间隙在水平中分面上的数值为顶部间隙的一半。
3.2.2 滚动轴承
a.承受轴向和径向载荷的滚动轴承与轴配合为H7/js6。
b.仅承受径向载荷的滚动轴承与轴配合为H7/k6。
c.滚动轴承外圈与轴承箱内壁配合为Js7/h6。
d.凡轴向止推采用滚动轴承的泵,其滚动轴承外圈的轴向间隙应留有0.02~0.06mm。
e.滚动轴承拆装时,采用热装的温度不超过120℃,严禁直接用火焰加热,推荐采用高频感应加热器。
f.滚动轴承的滚动体与滚道表面应无腐蚀、坑疤与斑点,接触平滑无杂音,保持架完好。
3.3 密封
3.3.1 机械密封
a.压盖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为0.75~1.00mm,压盖与密封腔间的垫片厚度为1~2mm。
b.密封压盖与静环密封圈接触部位的粗糙度为Ra3.2。
c.安装机械密封部位的轴或轴套,表面不得有锈斑、裂纹等缺陷,粗糙度Ra1.6。
d.静环尾部的防转槽根部与防转销顶部应保持1~2mm的轴向间隙。
e.弹簧压缩后的工作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f.机械密封并圈弹簧的旋向应与泵轴的旋转方向相反。
g.压盖螺栓应均匀上紧,防止压盖端面偏斜。
h.静环装入压盖后,应检查确认静环无偏斜。
3.3.2 填料密封
a.间隔环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一般为1.00~1.50mm。
b.间隔环与填料箱的直径间隙为0.15~0.20mm。
c.填料压盖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为0.75~1.00mm。
d.填料压盖与填料箱的直径间隙为0.10~0.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