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阶层意识性别差异的一个阐释视角.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6年11月10日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NOV.11,2006
of School No.1 No.31
第11期(总第311期) JournalFujianParty 1(General1)
社会性别:阶层意识性别差异的一个阐释视角
周 玉
(福建省委党校。福建福州 350001)
摘要:文章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牡会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2000年在福建省福清市进行的抽样
调查数据,从社会性别的视角描述和分析了两性阶层意识及其差异。结果发现,当前转型社会中不同性别的价值观趋于一致,两
性的角色观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传统性别文化对不同性别价值取向和阶层意识的影响仍未消解。男权主义的性别文化
及其相应的性别制度依然是导致女性较低自我评价、较弱成就动机和职业发展限制的根源之一。
关键词:主观建构;社会性别;阶层地位认同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88(2006)11—0064-05
对男女两性在社会分层结构中地位的研究,既 研究者也开始关注主观社会分层问题。如郑晨认为,
是社会阶层分析不可或缺的一个内容,也是性别平 社会分层不仅是一种社会事实,还是一种心理事实。
等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然而,无论是社会阶层 社会分层不但可以通过客观社会指标,还可以通过
分析中对阶层结构中两性分布特征的揭示,还是性 人们的自我认定和主观评价即“阶层归属意识”来加
别平等研究中对两性社会资源拥有量和获取机会的 以分析,阶层归属意识本质上仍是一种社会存在,是
探讨,研究者们都大多着眼于客观指标的描述与分 现实社会分层结构的反射物(2001)嗍;刘欣将阶层意
析,而鲜于关注两性主体的主观阶层意识。本文利用 识视为居于一定阶层地位的个人对社会不平等状况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 及其自身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的主观意识、评价和
变迁研究”课题组2000年在福建省福清市进行的抽感受(2001)囝;王春光、李炜指出,为了更好地把握社
样调查数据,从社会性别理论的研究视角,对两性的 会阶层的总体状况,社会阶层分析中应将依客观指
阶层意识及其差异加以描述,探究两性阶层意识差 标而确定的阶层客观实在与依人们自我评价而确定
异形成的社会文化根源,进而提出提高女性地位、消 的阶层主观建构二者相结合(2002)嘲;边燕杰、卢汉
除性别不平等的对策。 龙认为社会地位观是个人对其在社会结构中所处位
一、阶层意识与社会性别 置的认识,与意识形态无关,权力地位、资源分配的
阶层成员的阶层意识与阶层认同是社会阶层研 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地位观
究中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不同社会成员对于一些 (2002);胡荣、张义祯将社会阶层看成是人们主观建
客观资源(如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和组织资源)占有 构的、想象的共同体和产物(2005)m。
的等级性差异无疑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社会分层 那么,何谓“阶层意识”(strata
也并非如结构功能主义所阐述的那样,完全出于社 们认为,这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含着与不同阶层生
会运行功能的需要,由社会客观建构而成。20世纪 存条件相对应的阶层成员的思想方式、情感倾向和
80、9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开始考察阶级阶层的文文化心理等方面内容。由于本文旨在分析当前男女
化意识、认同感和社会态度等主观因素与阶级阶层 两性对其社会阶层地位的主观感受并探讨两性阶层
划分的关系。法国学者布迪厄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