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变速箱壳体设计探讨.pdf

发布:2015-08-17约7.6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62 江西化工 2011年第1期 变速箱壳体设计探讨 邓小梅 刘海云 (格特拉克(江西)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摘要:变速器壳体设计对变速器降噪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能改善变速器传动品 质。本文主要探讨了壳体主要典型部位的设计。以及主要典型部位设计时的传递动力设 计的关联性影响。 关键词:变速器 壳体 设计 降噪 变速箱壳体零件是变速箱上的一个关键零部件, 两螺栓的连线称为压力线,压力线应该落在结合面上, 它将变速箱中的齿轮、轴、轴承及拨叉等有关零件组装 并且最好布置在结合面的中心线上.不合理螺栓布置 成一个整体,并保持相互之间的正确位置,按照一定的 (如图l一1),合理螺栓布置(如图1—2).为了保证密 传动关系协调地传递动力。壳体体型较大,结构形状 封性,法兰宽度最小为5mm,螺栓周围结合面法兰宽度 复杂,技术要求比较高,下面就壳体设计的几个典型部 最小为3mm,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一般比最小值的l。5 位进行探讨。 —1.8倍.重要结合面表面粗糙度值Ra应不大于3. 1 螺栓布置及结合面的设计 2um,接触表面粗糙度值越小,则接触刚度越好。 螺栓布置的正确于否,取决于螺栓布置的位置及 合理选择联结螺钉的直径和数量,保证结合面的预紧 两孔之间的距离.这需要在强度方面及密封方面考虑, 力。 如图1—1 如图1—2 2加强筋设计 加抽芯部位,增加模具的复杂性,甚至出现无法脱模的 加强筋的设计是壳体设计的重要部位,当正常壁 现象。合理的加强筋结构不仅能简化压铸模具的结 厚的刚度和强度不能满足使用的时候,应该采用增加 构,降低制造成本,同时也改善铸件质量。 加强筋来加强.而不是将整个壁厚加厚.筋的作用确保 3圆角的设计 零件的强度和刚性,防止减少壳体的收缩变形,及避免 壳体设计的另一重要部位,那就是圆角的设计。 工件从模具内顶出时产生变形。加强筋的宽度选取应 圆角的作用是有助于金属的流动,减少涡流或湍流;避 该适中,筋太薄,在受压时可能产生弯曲及模具工艺性 免零件产生应力集中而导致开裂。壳体上凡是壁与壁 差.筋太厚,增加壳体重量,且带来许多压铸缺陷.筋的 的连接,不论锐角、直角、或钝角、凹槽和盲孔的根部。 宽度大致等于0.5—0.75倍壁厚,高度不低于壁厚,但都应设计成圆角。即壳体的任何部位过度都不能锐角 不超过5倍壁厚。过高会引起局部区域的应力及增加 过度,锐角大大增加了应力集中,以及型砂在尖角处容 铸造上的困难.壳体的刚度和强度主要取决于加强筋 易掉砂,同时金属冷却时要收缩,在尖角处容易产生裂 的数量及位置。横向和纵向加强筋会在交叉处形成很 纹和缩孑L。过度圆角R越大,应力峰值越小(如图3— 厚的截面,为了避免厚截面产生,我们可以在厚截面处 1),图示R/T=0.6时(R为过度圆角,T为壁厚),应力 放一个恰当尺寸的芯销,这相当于在横纵交叉处筋的 才趋近平稳。所以在设计圆角时,圆角RI0.6T,在设 增加了一个预铸孑L来保证壁厚。加强筋的间距一般为 计确保不与周围零件干涉时,应该尽量大些.一般取: 壁厚的5倍左右,如一般壁厚为4mm,则在不影响结构1/2壁厚≤R≤壁厚。如果只是内部增加圆角,则增加 的情况下,间距20mm左右布置一条加强筋。加强筋的了壁厚,为了确保壁厚一一致,内外都需要圆角过度,并 方向及拔模角度设计很重要,一般要与加强筋周围结 且外圆角R2=Rl+T(内圆角刚)。 构,如侧面凸台及结合面螺栓角度的方向一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