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改性活性炭纤维吸附Cr(VI)离子的中期报告.docx

发布:2024-02-19约1.49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改性活性炭纤维吸附Cr(VI)离子的中期报告

I.研究背景

Cr(VI)离子是一种重要的有毒污染物,能够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降低Cr(VI)离子的浓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Cr(VI)离子吸附材料主要包括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金属氧化物等,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吸附量低、再生难度大等问题。因此,开发高效、经济、环保的Cr(VI)离子吸附材料迫在眉睫。

改性活性炭纤维作为一种新型的吸附材料,具有吸附量大、再生方便等优点,已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对改性活性炭纤维吸附Cr(VI)离子进行研究,了解其吸附效果及影响其吸附效果的因素,为其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II.研究目的

1.对改性活性炭纤维吸附Cr(VI)离子的吸附效果进行评估。

2.探究改性活性炭纤维的表面改性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3.分析吸附过程中pH、温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4.研究吸附剂的再生和循环使用能力。

III.研究方法

1.材料制备:选用活性炭纤维作为原料,通过表面修饰、改性等处理方法,制备改性活性炭纤维吸附剂。

2.吸附实验:在一定条件下,将Cr(VI)离子溶液与改性活性炭纤维吸附剂接触,记录吸附剂的吸附量,并分析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等参数。

3.影响因素研究:通过对吸附条件的改变,如pH、温度等,探究吸附效果的变化规律。

4.再生和循环使用实验:对已用过的吸附剂进行再生处理,评价其再生效果。

IV.预期成果

1.评价改性活性炭纤维吸附Cr(VI)离子的吸附效果,了解其吸附机理和影响因素。

2.探究表面改性对吸附性能的影响,为材料设计提供指导。

3.评价吸附剂的再生和循环利用能力。

4.为进一步研发高效、经济、环保的Cr(VI)离子吸附材料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V.计划进度

本研究计划在6个月内完成,主要分为以下研究阶段:

1.活性炭纤维的制备和表面改性:1个月。

2.改性活性炭纤维的吸附性能评估:2个月。

3.影响因素研究和再生实验:1个月。

4.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2个月。

VI.参考文献

1.Hamedi,M.H.,Karimzadeh,R.,andKumar,R.V.(2018).Activatedcarbonfibersasanelectrodematerialforsupercapacitors:fundamentals,challenges,andprospects.RenewableandSustainableEnergyReviews,82,2977-2993.

2.Acosta,K.A.,Alarcón,E.B.,andCervantes,R.K.(2019).Removalofchromium(VI)andlead(II)ionsfromaqueoussolutionsbyadsorptionontoactivatedcarbons.JournalofEnvironmentalManagement,241,595-607.

3.Liu,X.,Liu,L.,andFu,L.(2019).AdsorptionofCr(VI)fromaqueoussolutionsusingporouscarbonmaterials:areview.RSCAdvances,9(52),30301-30317.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