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小企业采购管理的缺陷与应对策略.docx

发布:2017-07-03约3.59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引言??? 随着生产规模和市场范围的扩大,中小企业采购管理的复杂性和必要性日益提高,采购管理逐渐成为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通过实施有效的计划、组织与控制等采购管理活动,合理选择采购方式、采购品种、采购批量、采购频率和采购地点,以有限的资金保证经营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以在降低企业成本、加速资金周转和提高企业经营质量等方面获得改进。然而,许多中小企业对采购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采购就是拿钱买东西,对采购管理的忽视使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再加上交货速度迟缓,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采购成本是物品成本与采购过程中所消耗的各项费用之和,采购成本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和资产回报率,影响企业的资金回笼速度。一些由采购管理落后所引发的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拖了,企业快速发展的后腿,抑制了采购人员创造性的发挥,增加了产品成本,客观上难以吸引高级人才进入企业的采购部门,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2 中小企业采购管理缺陷解析??? 2.1 观念滞后,对采购部门重视不够???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无论对个人还是组织都是如此。由于历史的惯性和环境的作用,中小企业在采购管理中存在着“重销售,轻采购”的观念。由于中小企业管理者在管理观念上对采购这一重要活动存在的偏见和轻视,使得我国多数中小企业采购部门的定位不准确。根据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分析方法,采购与销售一样,是企业价值链中同等重要的基本增值活动。而在许多中小企业中,管理者都是重视如何把产品销售出去,忽视对采购环节的管理,采购依然只是生产环节的一个附属职能。许多中小企业管理者都会认为,采购部门是花钱的。没有树立采购部门是公司利润源泉的思想,不知道或者没有理解通过采购管理的提升可以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可以让采购部门与研发和生产部门协同配合,可以让产品创新得以实现。??? 2.2 采购缺乏计划性,采购流程模式僵化??? 中小企业根据顾客订单进行产品设计,组织原材料采购和生产,受企业规模、销售额、资金的限制,企业采购较为谨慎,采购方式比较原始、零散,无法获得规模采购带来的效益。单次采购往往数量少、批次多。许多中小企业没有明确的采购计划,缺乏对采购需求的分析和对供应商的培养采购上随意性很大。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衔接。所有的采购都是急性的,从采购需求提出到原料入库的期限很短,其结果就是采购部门整天在疲于奔命地买东西,根本没有时间做详细的市场调查,企业管理者却弄不清采购部门整天忙忙碌碌的在干什么。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采购流程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采购流程从订单开始,涉及供应、仓储、财务、质量检验和生产、销售、运输等各部门,将采购职能分割由不同部门完成,既缺乏系统筹划、又导致手续繁琐,工作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各部门本位主义严重、站在各自的立场考虑问题,信息互不沟通,从而影响采购决策的正确性。第三,采购监控不到位,出现采购监控盲点,部门之间推诿扯皮、责任不清、冲突频繁发生,影响企业工作效率。??? 2.3 采购成本较高???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典型的企业成本构成中,采购成本一般大于60%。人工支出(工资、福利费等)约为20%,管理费用约为15%,而利润仅为5%左右。因此,采购成本构成了企业生产成本的主体,也是中小企业成本控制中最富有价值、最有可能取得成本控制成效的部分。以一个采购成本占总成本60%、利润率为5%左右的企业为例,只要将采购成本降低5%,其利润率就可以增加至11%。中小企业采购成本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采购货品品种多、批量少,采购周期不固定,无法像大型企业集团一样享受购买折扣或者折扣较少,增加了采购成本。二是一些企业根据经验和对市场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预期,对于可能出现紧缺的原材料往往在销售和生产旺季到来之前大量采购。而原材料供应商往往对市场变化更加敏感,会伺机调整价格或者要求采购企业使用现金进行兑付。而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的原因,采购资金有限,很多时候要通过赊销的方式缓解资金周转困难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中小企业只好支付高额的利息通过贷款或其它融资渠道借贷资金进行采购,从而增加企业的采购成本,进而造成产品成本和产品价格的提高,使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被削弱。三是中小企业采购管理体制不完善,生产管理水平也不如大企业那样“精密”。无法实现“零库存”管理。由于中小企业对原材料价格变化的承受能力较差,因此许多企业采用大量采购的方法来降低价格波动对自己的影响,而这样却造成库存增加,库存管理成本增加。??? 2.4 采购策略不明确,供应商关系管理较差??? 在企业物资采购活动中,根据采购物品的价值、采购周期、供应商类型等的不同,所采用的采购策略也是不同的,目的是利用最小的成本采购到保质保量的物品,以保证生产的需要。首先,采购人员缺乏战略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