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球面上的测量计算.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7-1地球椭球的基本几何参数及相互关系(了解) 1.地球椭球的基本几何参数 决定旋转椭球的形状和大小,只需知道五个参数中的两个就够了,但其中至少要有一个长度元素(如a或b)。 为简化书写,常引入以下符号和两个辅助函数: 2.地球椭球参数间的相互关系 几个基本概念: 法截面:过椭球面上任意一点可作垂直于椭球面的法线,包含这条法线的平面就叫法截面。 法截线(法截弧):法截面与椭球面的交线。 卯酉圈:过某点法线的无数个法截面中,与子午面相垂直的法截面同椭球面相截形成的闭合圈就称为卯酉圈。 1、子午圈曲率半径 过P点作以O′为中心的平行圈PHK的切线PT,该切线位于垂直于子午面的平行圈平面内。因卯酉圈也垂直于子午面,故PT也是卯酉圈在P点处的切线,即PT垂直于Pn。所以PT是平行圈PHK及卯酉圈在P点处的公切线。 麦尼尔定理:假设通过曲面上一点引两条截弧,一条为法截弧、一条为斜截弧,且在该点上这两条截弧具有公共切线,这时斜截弧在该点的曲率半径等于法截弧的曲率半径乘以两截弧平面夹角的余弦。又因为平行圈平面与卯酉圈平面之间的夹角即为大地纬度B,所以有: AB方向在不同象限时,正反法截线的关系图 2)克莱洛方程: 2)标高差改正 4)三差改正的计算 空间直角坐标系之间换算 欧勒角 在三维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具有相同原点的两坐标系间的变换一般需要在三个坐标平面上,通过三次旋转才能完成。如图所示,设旋转次序为: 不同空间直角坐标之间的变换 当两个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坐标换算既有旋转又有平移时,则存在三个平移参数和三个旋转参数,再顾及两个坐标系尺度不尽一致,从而还有一个尺度变化参数,共计有七个参数 大地坐标系之间的换算 对于不同大地坐标系的换算,除包含三个平移参数、三个旋转参数和一个尺度变化参数外,还包括两个地球椭球元素变化参数 我国坐标系统及其转换 1954年北京坐标系 BJ54坐标系的缺点: ①椭球参数有较大误差。与现代精确的椭球参数相比,长半轴约大109m; ②参考椭球面与我国大地水准面存在着自西向东明显的系统性的倾斜,东部地区大地水准面差距最大+68m。使得大比例尺地图反映地面的精度受到影响,也对观测元素的归算提出了严格要求; ③几何大地测量和物理大地测量应用的参考面不统一。我国在处理重力数据时采用赫尔默特1900年—1909年正常重力公式,与这个公式相应的赫尔默特扁球不是旋转椭球,它与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不一致,给实际工作带来麻烦; ④定向不明确。椭球短轴的指向既不是国际上较普遍采用的国际协议(习用)原点CIO(Conventional International Origin),也不是我国地极原点;起始大地子午面也不是国际时间局BIH所定义的格林尼治平均天文台子午面,从而给坐标换算带来一些不便和误差。 另外,监于该坐标系是按局部平差逐步提供大地点成果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矛盾和不够合理的地方。 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C80是为了进行全国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而建立的。根据椭球定位的基本原理,在建立C80坐标系时有以下先决条件:(1)大地原点在我国中部,具体地点是陕西省径阳县永乐镇;(2)C80坐标系是参心坐标系,椭球短轴Z轴平行于地球质心指向地极原点方向,大地起始子午面平行于格林尼治平均天文台子午面;X轴在大地起始子午面内与 Z轴垂直指向经度 0方向;Y轴与 Z、X轴成右手坐标系;(3)椭球参数采用IUG 1975年大会推荐的参数 因而可得C80椭球两个最常用的几何参数为: 长轴:6378140±5(m);扁率:1:298.257 (4)多点定位;椭球定位时按我国范围内高程异常值平方和最小为原则求解参数 (5)大地高程以1956年青岛验潮站求出的黄海平均水面为基准 新1954北京坐标系 将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空间直角坐标经过三个平移参数平移变换至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中心,椭球参数保持与1954年北京坐标系相同。 WGS-84世界大地坐标系 该坐标系是一个协议地球参考系CTS(Conventional Terrestrial System),其原点是地球的质心,Z轴指向BIH1984.0定义的协议地球极CTP(Conventional Terrestrial Pole)方向,X轴指向BIH1984.0零度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点,Y轴和Z、X轴构成右手坐标系。 自1987年1月10日之后,GPS卫星星历均采用WGS-84坐标系统。因此GPS网的测站坐标及测站之间的坐标差均属于WGS-84系统。为了求得GPS测站点在地面坐标系(属于参心坐标系)中的坐标,就必须进行坐标系的转换。 不同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基线两端点平均大地高程 基线方向法截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