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2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docx

发布:2025-02-28约2.96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2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1.2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中关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本节课以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背景,引导学生理解“两个毫不动摇”的内涵,分析其重要意义,并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思想政治认同:理解并认同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2.科学精神: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趋势,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法治意识:认识基本经济制度在法治体系中的地位,增强法治观念,理解法律对经济制度保障的重要性。

4.公共参与:通过讨论和实践,提高学生对经济问题的关注度和参与经济建设的责任感,培养公民意识。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理解“两个毫不动摇”的内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难点: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现实问题和发展趋势。

解决办法:

1.结合实际案例,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两个毫不动摇”的具体实践。

2.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经济制度的发展模式,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进行批判性思考。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经济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帮助学生建立对经济制度演变规律的认识。

4.安排课后研究任务,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首先通过讲解引出“两个毫不动摇”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经济成分的代表,模拟制定经济政策,体验政策对经济制度的影响。

3.引入案例研究,分析我国经济制度发展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

4.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经济制度演变的历史图片和数据,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以“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有哪些经济制度对当前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的问题引入,激发学生对经济制度变革的兴趣。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学生已知的关于我国经济制度的基本概念和演变过程。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两个毫不动摇”的内涵,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举例说明:通过分析国有企业改革、民营经济发展等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两个毫不动摇”在经济实践中的应用。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两个毫不动摇”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体现这一原则。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份关于如何推动“两个毫不动摇”在地方经济发展的提案。

-教师指导:对学生的提案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亮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

4.案例分析(约15分钟)

-展示不同地区在实施“两个毫不动摇”过程中的成功案例,如某地区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某企业的民营化进程等。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总结成功经验和实施策略。

5.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两个毫不动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经济制度的发展,提高自身的经济素养。

6.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我国经济制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布置思考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践行“两个毫不动摇”的原则。

7.课堂反思(约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提出对下节课的建议。

8.课后拓展(约5分钟)

-布置课后拓展任务,如观看经济类纪录片、参与经济论坛等,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相关章节,特别是关于经济制度的规定。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论述。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等书籍,了解我国经济制度改革的历程和成果。

-政府发布的关于经济政策的报告和数据,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阅读宪法和经济政策文件,了解国家经济制度的基本框架和政策导向。

-组织学生参观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或混合所有制企业,实地了解企业运作和经济制度实施情况。

-安排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经济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